外地小孩在杭州上学需要什么条件?
2022年,外地的小孩要如何才能在杭州上学?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 *** :
1、父母双方一方具有【杭州人才居住证】:可让孩子以三表生优先录取在杭州上学。
【杭州人才居住证】如何办理: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可直接办理;本科以下学历如果是杭州紧缺专业的大专学历,也可以办理;如果以上都不是,还有其他多种 *** 可以办理,比如说高级技工证,中级职称等等,具体可以私信我。
2、亲友挂* :是孩子的户籍挂* 在亲戚家,也可以按照三表生优先录取。
3、集体户:父母和孩子都是集体户口,也是属于三表生。
4、孩子的户籍和父母的户籍在爷爷奶奶家,可以以二表生优先录取。
5、杭州有房,并且已经落户了,那就是一表生。
6、最后就是积分入学,属于四表生。
杭州积分入学,有房产属于爷爷奶奶可以加分吗?
杭州积分入学,有房产属于爷爷奶奶不可以加分。
想加分可以考技能证书:一本高级技工证可以加40积分、一本中级职称或者二级 *** 可以加60分、一级 *** 可加80分;(技能提升)
浙江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实施积分入学政策及解读
浙江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实施积分入学政策及解读
子女的求学升学问题,往往会让父母操碎了心,随着《浙江省人民 *** 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很多家长们都在热切关注和咨询,那么该怎样为自己的孩子进行积分入学报名?下面一起去看看吧!
浙江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实施积分入学政策及解读
为切实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 *** 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日前,省教育厅发布通知,进一步改进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积分入学管理,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制订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配套的教育政策和实施办法,并从2017年秋季开学起组织实施。
1及时完善入学政策
对已落户的随迁子女,各地必须实行与当地户籍儿童少年一样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安排其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
对已申领居住证的随迁子女,各地要根据教育资源承载能力,认真制订并实施与居住证持有人积分相挂钩的入学政策。
对没有落户、也没有申领居住证的随迁子女,各地应积极引导其监护人将其留在户籍所在地就学,待申请落户或申领居住证后再根据当地入学政策申请入学。
2进一步改进积分入学管理
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和教育资源情况,推行与本地居住证积分管理制度相配套的积分入学政策和措施。要主动商请有关部门提供流动人口申请入学的积分情况,并及时公布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新生学位数。要按积分高低排名拟定准入学校拟录取名单,并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此前,我省杭州市滨江区、宁波市北仑区、嘉兴等地已实行积分入学政策。
3合理规划教育资源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抓紧编制和调整城乡中小学校布局和建设规划,特别是要合理布局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各地要建立健全城镇义务教育学龄人口数量和学校承载能力预测机制,及时调整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学校的规划标准,优先安排改扩建学校建设用地和资金,严格落实城镇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学校建设,扩大城镇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完善教师配备机制,保障已落户和已申领居住证的随迁子女入学需求。
各地应结合区域实际,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依有关规定科学合理地制定本地学前教育、高中教育阶段招生条件和操作办法。
4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抓紧制订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配套的教育政策和实施办法,并从2017年秋季开学起组织实施。要督促、指导各中小学校按政策规定做好招生入学和教育教学工作,并将工作情况纳入考核。各地要加强对户籍制度改革、居住证制度、积分入学等方面政策的宣传,加强政策解读和正面引导,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回应群众关切,积极营造良好氛围,确保校园稳定和教育改革发展顺利推进。
相关解读
在杭州市滨江区、宁波市北仑区、嘉兴等地实行积分入学政策的基础上,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消息,从2017年秋季开学,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对随迁子女实施积分入学政策。
据了解,近年来,浙江省“以流入地 *** 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比较好地满足了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需要。据统计,浙江省2011年义务教育中小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生120.91万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人数为89.72万人,占74.2%。在初中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22.03万人。到2015年,全省义务教育中小学随迁子女在校生146.06万人。在公办学校就读人数为105.85万人,占72.5%。在初中就读的随迁子女达30.49万人。
面对不断增长的外省籍随迁子女,以及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浙江教育资源供求面临着新的挑战。今年3月31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教育厅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抓紧编制和调整城乡中小学校布局和建设规划,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特别是要合理布局城镇义务教育学校。
浙江适时提出了及时完善入学政策和改进积分入学管理。对已经落户浙江省的随迁子女,各地必须实行与当地户籍儿童、少年一样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安排其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
对已申领居住证的随迁子女,浙江各地将根据当地实际和教育资源情况,推行与本地居住证积分管理制度相配套的积分入学政策和措施。浙江省教育厅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商请有关部门提供流动人口申请入学的积分情况,并及时公布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新生学位数。按积分高低排名拟定准入学校和拟录取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
据浙江政务服务网显示,在义乌市申领《浙江省居住证》的主要条件是在本市居住1年以上的住所证明,如自有房屋的房地产权证、租房协议需要复印件(验原件)、单位出具的集体宿舍证明或者村(居)、社区出具的寄宿证明等;缴纳满1年以上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证明;18~49周岁的申领人须提供《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及婚育情况声明书。
除上述基本材料外,义乌市还要求有关人员分别提供: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提供毕业证书;获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提供技术职称证书, *** 、高级 *** 提供相应的资格证书等。
浙江省教育行政部门建议,各地对没有落户、也没有申领居住证的随迁子女,要积极引导其监护人将其留在户籍所在地就学,待在浙江申请落户或申领居住证后再根据当地入学政策申请入学。
浙江收紧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后,浙江省要求各地以及教育行政部门主动联系公安部门,准确掌握流动人口基本情况,抓紧制定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配套的教育政策和实施办法,并从2017年秋季开学起组织实施。同时,加强对户籍制度改革、居住证制度、积分入学等政策解读,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回应群众关切。
;
浙江拟试行家长学习积分制,父母持证上岗对孩子会有哪些积极影响?
据最新报道浙江积分入学家长考职称,浙江计划在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在浙江数字家长学校试行家长学习积分制,以后时机成熟后会考虑在全省推行。面对这样的好消息,许多人都感叹这离家长持证上岗还真的是不远了啊浙江积分入学家长考职称!那么,你知道这一举措有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畅谈一下。
一、有利于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
父母接受线上课程,获得一定的教育引导,完成了一定的积分后,对家长的思想教育其实也是蛮大的。而这些家长在获得不同等级的“家长执照”之后,也能深刻地体会到学校教育的良苦用心,以及孩子在学习方面的各种不容易。故而,家长对孩子的理解会更深一层,也更能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跟孩子一起共同成长。在这样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下,相信对孩子的学习也能产生较好的促进作用。
二、父母素养提升了,对孩子成长有利。
每一位父母的素养都是不一样的,水平有高有低,这就导致他们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会产生较大的分歧,有的时候甚至没办法跟学校同步。但是拿到了“家长执照”的家长就不一样了,起码他们的教育理念能够跟学校同步,这样孩子在较好的社会氛围和家庭环境下学习的话,就不会出现思想上的冲突,或是别的不适了。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素养的提升,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三、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改变和爱。
父母接受了最新的教育理念后,在许多事情上的看法肯定会有所改变,此时父母会变得对孩子更有责任感,也更懂得表达自己的爱意,学会跟孩子友好相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能够明显地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改变。当他们能够从父母的身上看到新的希望,他们也会努力学习的。毕竟父母都有在进步了,自己再不进步的话,又怎么能够说得过去呢浙江积分入学家长考职称!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