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城市学院是几本学校?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是二本院校。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浙大城市学院(Zhejiang University City College),简称“浙大城院”,是一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杭州市人民 *** 举办、浙江省人民 *** 管理的公办本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
其前身为创建于1999年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12年4月,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成为浙江省专业硕士点培育建设立项单位。
2019年7月,获批设立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2020年1月,经教育部同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转设为浙大城市学院(公办),同时撤销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建制。
师资队伍
截至2018年12月,浙大城市学院共有专任教师712人,其他外聘教师155人,生师比15.73:1。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249人,硕士379人,博士比例达34.97%;具有正高级职称96人,副高级职称247人,高级职称人数比例达48.17%。
具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享受国务院 *** 特殊津贴、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共计2人,浙江省“151”人才25人,杭州市 “13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及相当级别以上50人,入选杭州市全球引才“521”计划2 人。
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浙江省钱江人才C、D类项目2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0人、 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3人,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在杭创业创新项目7人;共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浙大城市学院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金华人才补贴政策2022
全日制硕士及以上人才浙江博士后职称认定,在市(区)属企事业单位(含民办非企业单位浙江博士后职称认定,不含参公事业)就业,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按实际缴纳社会保险时间享受生活补助,补助期不超过36个月。其中,全日制普通高校博士毕业生、博士后、教授、正高级工程师等青年高层次人才,申报当年1月1日不超过45周岁,给予之一年5万元、第二年8万元、第三年12万元浙江博士后职称认定的生活补助。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毕业生给予之一年2万元、第二年3万元、第三年5万元的生活补助。
全日制专科及以上人才有什么好的政策?????????????????????????????????????????????????????在市(区)属企业单位(含民办非企业单位)就业,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按实际缴纳社会保险时间享受生活补助,补助期不超过36个月。补贴标准为“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给予每年2万元的生活补助;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校级以上优秀毕业生,给予之一年1万元、第二年1万元、第三年2万元的生活补助;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毕业生,给予每年5000元的生活补助。
新引进至市(区)属企业(含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浙江师范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金华生源地全日制本科的应届毕业生,可提一档享受生活补助。
综上所述,生活补助与租房补助、津贴补助、安家补助、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等政策不可同时享受。已申请市区高端人才租赁用房、人才公寓的,发放补助金额需减去租金减免部分。。留学回国人员持有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境外学历、认证书的,可按本细则有关规定享受政策。
法律依据浙江博士后职称认定:
法律依据:《关于实施高层次双创人才倍增计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之一条第二项领军人才来通创业,经人才部门审核后,由项目落户所在地 *** (园区)提供租住精装修人才公寓一套,三年内免租金;在通购房自住的,按《南通市江海英才计划实施办法》确定的人才层级,给予40~150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
第九项市区企业 *** 新引进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经人才部门审核后,由企业所在地 *** 提供统建类、精装修人才公寓一套,三年内免租金;购房自住的,具有博士学位或正高级职称的,给予30万元一次性购房补贴。具有硕士学位或副高级职称、高级 *** 等级的给予15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
什么是博士后?
博士后浙江博士后职称认定,不是学位,而是指获准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也可以说博士后表示的是一种工作经历。
简介
指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一定时期研究工作的阶段浙江博士后职称认定;也指在博士后流动站进行专题研究的人员。
人们的误解
博士后很容易形成误解,就是“博士后是博士以上的学位”实际上博士后站是一种工作站,具有流动性。凡符合条件的博士可在国家认证地博士后流动站申请成为博士后,期间做相应地研究项目,期满了以后可以出站。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博士后制度,激励广大博士后研究人员奋发努力,在科研工作中做出更大成绩,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第十三次会议研究决定,给期满出站,并且工作达到一定标准的博士后(一般为两年)研究人员颁发《博士后证书》。所以说"博士后"其实是一种工作,而拥有"博士"学位是申请成为"博士后"必要条件。 博士后指的是一些新近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在他成为正式的专职研究人员之前,经过竞争而获得有关部门提供的津贴,在一所水平较高的研究机构做一段研究工作,以取得科研经验。一般称这些人为博士后研究人员,简称“博士后”。 博士后实际上只是获得博士学位后的一段经历,它不是学位也不是职称。他是又一段研究工作。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是不能马上找到工作或是教授那里特别需要才经历这段工作。当然他对适应将来的研究工作非常有好处,这段时间并没有固定的限制,有的题目大所需时间就长。职称是我们中国的说法,国外只有职务这一说。 有些人在找到工作之前,可能会连续做几个博士后。 不是学历不是职称,只是一个经历过程中的称呼 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使人才特别是青年高级研究人才的培养备受各国重视,博士后制度成为许多国家造就拔尖人才的重要途径。 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工作并继续深造的阶段.也指博士后研究人员.
历史源头
1876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设立了一项研究基金,用以资助优秀的青年学者在较好的研究条件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由于在最初基金资助的20人中有4人已经获得了博士学位,故人们称之为“博士后”。 1983年至198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两次致信 *** 同志,建议中国实行博士后制度。1984年5月, *** 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李政道,并仔细听取其关于实施博士后制度的意见和方案,当即表示浙江博士后职称认定:“这是一个新的 *** ,是培养使用科技人才的制度。”次年7月,国务院批准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试行博士后制度的方案——博士后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 自1984年在中科院和北大、清华、复旦首批设立流动站以来,目前,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了流动站。如今,全国343个高等院校和科研研究所设立了136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专业覆盖工学、理学、农学、法学等12个学科门类的86个1级学科;在企业中建立了101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国现已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逾3.2万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逾1.2万人。博士后工作已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博士后在中国
在中国的学位等级中,博士是更高的学位了,博士后不是学位! “博士后”,是对英文postdoctoral的直译,根据《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下的定义,是指“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工作并继续深造的阶段。也指博士后研究人员。” 有人认为,“博士后就是待业的博士,同样都是找不到工作的人,人家多了个好听的名字而已,可是国人却觉得这个名字很神圣,等同于‘圣贤’!”。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不同学校的博士并不是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因此,即使是一点点高低之分也足以分出胜负。而且,随着博士培养的质量的下滑和实践经验的缺乏,越来越多的高校、研究所和很多机构都开始将目光投向既有博士学位,又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博士后。除此之外,由于目前我国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缺乏起码的淘汰机制,这使得一些“水博士”就业后就有了“混”的条件,因此,用人单位开始将目光定位在博士后,这样用人单位就低成本的获得了1-2年的考察期,并同时从博士后身上获得了一定的“效益”。这在某种程度是变相延长试用期,很多单位趋之若鹜。如浙江大学曾经规定留校博士,如未能再做满两年本校博士后达到两篇SCI文章,以及申请到国家或省基金的要求,应立即出站,自寻其他就业途径。后来考虑到科研周期的问题,已修改政策。 因此,那些单纯认为“博士找不到工作,只有在博士后流动站呆着,叫博士后”的观点是不全面的。但是,由于不少国内高校在 *** 以及待遇方面偏向于有博士后经历的人员,这种观点中可能夹杂不少利益的成分。
群众文化馆员职称评定条件
群众文化评审条件,群众文化职称资格条件,群众文化职称评审条件是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很多作者迫切关心的问题。根据我们所掌握的群众文化职称文件以及多年以来的群众文化职称论文发表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历资历、语言、计算机和继续教育要求
(一)申报研究馆员学历资历要求
1、取得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位后,受聘担任副研究馆员职务满5年;
2、大学专科毕业后,并从事群众文化工作满25年,受聘担任副研究馆员职务满7年。
(二)申报副研究馆员学历资历要求
1、取得博士学位后,受聘担任馆员职务满2年;
2、取得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后,受聘担任馆员职务满5年;
3、大学专科毕业后,并从事群众文化工作满17年,受聘担任馆员职务满6年。
(三)语言及计算机要求:参加国家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或符合有关免试条件。
(四)继续教育要求:在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期内,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并取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
二、研究馆员条件
(一)专业技术能力要求
1、有丰富的群众文化实践经验,负责策划组织6次市级以上重大群众文化活动,并制定相关设计方案及撰写工作总结;
2、有很强的学识水平,主要参与制定并付诸实施2项(市级4项)省级以上群众文化发展规划或活动方案,或主要参与制定并主持指导中级以上专业人员完成2项本专业重点课题研究,或主持完成1项省级以上群众文化重点研究项目,或主持完成2项省级以上民族民间艺术的搜集、整理、研究和开发利用项目,并通过同级主管部门的验收鉴定;
3、有很强的创作能力,独立创作的作品在省级以上活动演出、播出、展览或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符合下列条件其中之一:
(1)2部戏剧、音乐、舞蹈类大型作品,或1部中型作品和10部小型作品;
(2)50件美术、书法、摄影作品;
(3)2部长篇小说,或4部中篇小说,或3部诗歌、散文集。
4、有很强的培训教学能力,独立编写并在省级以上出版社公开出版10万字群众文化专业培训教材。
(二)业绩、成果要求
1、获得(独立完成或主要完成)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或相应奖项;
2、获得(独立完成或主要完成)2项市(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或相应奖项;
3、主创或直接辅导的群众文化活动(作品)在省级以上活动中演出、播出、展览,并获全国性评奖1次一等奖或2次二等奖或3次三等奖,或3次省级一等奖;
4、独立创作的作品在省级以上活动中演出、播出、展览,并获全国性评奖1次一等奖或2次二等奖或3次三等奖,或3次省级一等奖;
5、获得群众文化活动的2次全国优秀组织(个人)奖,或2次全国优秀辅导奖,或3次省级优秀组织(个人)奖,或3次省级优秀辅导奖,或直接辅导的人员获得全国性评奖1次一等奖或2次二等奖。
(三)论文、着作要求
公开出版或发表学术专着、论文,符合下列1、2条其中之一:
1、撰写1部(之一作者或主编、副主编,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本专业的学术专着在省级以上出版社正式出版,并独立撰写3篇学术论文在省级以上公开出版的专业刊物发表;
2、独立撰写5篇学术论文在省级以上公开出版的专业刊物发表。
杭州落户政策2022年最新版
杭州落户政策:
一、高学历落户
根据2022年7月最新的杭州落户政策,学历类落户适合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
如果申请人是毕业2年内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那么无须缴纳社保即可申请落户杭州。
毕业2年以上的须在杭州落实工作单位,并缴纳社保才可申请落户。
二、职称落户
职称落户方式适合学历不够,而且着急落户杭州的人群,只要在杭州有工作单位,并缴纳了一个月及以上社保,并持有中级及以上职称,这一类人就可以随时申请落户杭州。
三、技能落户
就是申请人持有高级工技能证书(三级证书),且在杭州有工作单位,在杭州缴纳12个月及以上社保,在杭州有自己的房子,可以申请技能落户。
四、高层次人才落户
高层次人才引进落户方式对申请人的要求比较高,通过A-B-C-D-E类人才认证后可以直接落户杭州。
五、积分落户
不符合前4种落户方式的朋友,就可以考虑使用积分落户的 *** 来落户杭州。
2022年3月24日公布的最新落户积分为160,这可能要刷掉一大批积分落户人员。相比较往年更高积分落户分数值135分,还要多出25分。虽然说杭州积分落户适合所有人,但是积分落户周期比较长、落户积分要求比较高、最终的通过率相对偏低。对于不着急落户的人来说,积分落户还是可以尝试的。
如果想着着急落户杭州,那么完全可以走高学历落户方式,如果没有高学历,那么完全可以走职称落户或者高层次人才引进落户等方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