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怎么办理落户?需要什么手续
一、人才引进落户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一)全日制普通高校紧缺专业大专及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引进
1、具有全日制紧缺专业大专学历者(35周岁以下,不含35周岁)浙江农民职称评审,在杭落实工作单位,居住满1年及以上并连续缴纳1年及以上浙江农民职称评审的社会保险(不含补缴)浙江农民职称评审;
2、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学历者(45周岁以下,不含45周岁),在杭落实工作单位,居住满1年及以上并连续缴纳1年及以上的社会保险(不含补缴);
3、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50周岁以下,不含50周岁)、全日制普通高校博士研究生(55周岁及以下)学历者,可享受“先落户、后就业”政策。
(二)高技能人才落户
1、45周岁以下具有 *** (二级 *** )以上职业资格人员;
2、35周岁以下符合当年我市紧缺职业(工种)目录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人才(三级技工);
3、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我市高级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
4、其中1、2两类人员需在杭连续工作满5年且在杭拥有住房,第3类人员需在杭落实工作单位。
(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人才引进落户
1、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45周岁以下,不含45周岁)资格者,在杭落实工作单位,满足在杭居住登记满1年及以上并连续缴纳1年及以上社会保险(不含补缴)的可以办理人才引进落户。
2、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副高50周岁以下,不含50周岁,正高55周岁以下,不含55周岁)资格者,在杭落实工作单位,可以办理人才引进落户。
二、应届毕业生落户
应届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当年12月31日前在杭州市区落实就业单位(单位签合同、缴纳杭州当地社保)。
硕士以上学历毕业生可享受先落户后就业的政策。
三、留学生落户
在国外学习并获得学士以上学位的公派、自费出国留学生(非华侨,年龄按杭州市现行人才引进政策执行),在杭有就业单位,取得浙江省或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发的《留学回国人员工作证》的,均可办理在杭落户。
四、纳税落户
外地来杭州市区的个私企业经营者,从2000年开始凡连续两年内缴纳地税满10万元人民币的,法人代表本人可办理落户手续;
连续两年每年缴纳地税满15万元的,法人代表本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可办理落户手续。
五、投靠落户
(一)老年投靠浙江农民职称评审:
(1)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投靠在杭子女。
本人或子女在市区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不受“外地身边无子女”及“在杭申领的有效《浙江省居住证》”的条件限制,可自愿选择投靠户籍在杭子女,迁移户口入杭。
(2)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
持在杭申领的有效《浙江省居住证》,外地身边无子女,子女多数或者全部在杭州市区,本人或子女在市区或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可以申请投靠在杭子女。
(二)未成年子女投靠浙江农民职称评审:
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子女(户口在大中专院校的除外),可按自愿原则投靠在杭父母(集体户除外)。
扩展资料
户口迁移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
以及第十三条“公民迁移,从到达迁入地的时候起,城市在三日以内,农村在十日以内,由本人或者户主持迁移证件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入登记,缴销迁移证件”的规定进行。
但由于各地的政策不尽相同,购置新房未必就能够在新房所在地落户。因此,你应该在咨询新购房所在地公安机关可以办理落户的明确承诺后,依据购房合同及产权证书,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向原住所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然后按照第十三条的规定,在三日内持迁移证件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入登记。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杭州-杭州市人民 *** 关于调整完善市区户口迁移政策的通知
浙江有多少位农民评上高级职称?
浙江省农业厅人事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浙江农民职称评审,经报送浙江省委办公厅、省 *** 办公厅浙江农民职称评审,2017年浙江省农业高评委会议评审通过高级职称126人,通过率77.8%。其中,新型职业农民43人,比例达34%。同时,杭州市也有6位新型职业农民获评高级职称。省市两级共有49位新型职业农民获评高级职称。
近几年来,浙江有一大批大学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创业就业,全省农业创客已有1600余人。据浙江省农业厅统计,此前农业高级职称评审主要面向农业事业单位技术人员,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农业高级职称评审并取得证书浙江农民职称评审的极少。总体上缺乏综合性评价,与事业单位人才评价体系不衔接,一定程度上影响浙江农民职称评审了新型经营主体对人才浙江农民职称评审的吸引、评价和使用,也使得国家人才政策在农业领域实施中缺乏针对性、精准性。
浙江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由该省农业厅会同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探索深化农业职称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拓展职称评审范围,打破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制约,将新型职业农民纳入农业系列职称的评审范围,实现评审并轨,证书统一。
目前,浙江省农业职称改革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全省现有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中,已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的新型职业农民有16万人。
怎样能给老师减负,提高工作效率?
未经当地党委、 *** 审批同意,不得开展进校园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及各类校园创建活动;
不得组织专项活动进校园;不得组织城市创建类活动进校园;
这么多的明文规定,这么多的严令禁止,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教师减负”!
日前,江西省出台了《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十八条措施》(简称《教师减负十八条》),明确减负的主要任务、责任主体,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
其实,近年来,不少地方都已经出台政策,为教师减轻不必要的负担,用“清单”的形式促进“减负”的落实。
江西:严禁安排教师参加无关的培训和会议
江西省内一名小学教师说,“作为一名教师,我和我的同事们为这个‘减负十八条’叫好。”这位老师说,除了任课,自己还当班主任,发现各种类似档案宣传、科普统计类的文件太多,有些不仅要求学生完成,还要家长配合,导致很多家长也有怨言。
这位老师表示,除了教书育人外,老师还肩负起很多行政工作,各种进入校园的活动要逐个学生去监督落实。“希望相关部门能把减负行动落到实处,让教师从此告别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
《教师减负十八条》从减轻督查检查评比考核负担、减轻社会事务进校园负担、减轻报表填写工作负担、减轻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带来的负担等方面提出18条具体举措。
——减轻督查检查评比考核负担。建立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审批报备制度,各部门开展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按照归口管理原则,实行年度计划和审批报备制度;
全面清理现有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对现有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及各类校园创建活动开展专项清理,严控总量、层级、规模和频次,能取消的坚决取消,能合并的一律合并;
改进督查检查评比考核方式 *** ,同一事项不得多部门要求学校、教师提报数据材料,不得简单以留痕作为评价工作成效的标准,不得要求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录制视频等方式来代替实际工作评价。
——减轻社会事务进校园负担。规范各类专项活动进校园,各级党委和 *** 统一部署的重要专项工作,确需学校和教师参与的,由同级教育部门按要求依程序统筹安排;
减少城市创建类活动进校园,各级党委和 *** 统一部署开展的城市创优评先活动,涉及要学校和教师参与的,由教育部门按要求依程序统筹安排;
杜绝摊派无关事务进校园,各级党委和 *** 不得把地方 *** 部门、单位或企业等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和工作强制摊派给学校;
规范微信工作群、政务APP(应用程序)等进校园,未经教育部门同意,不得强制要求或通过与考核挂钩等方式要求学校和教师关注微信公众号、下载安装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政务APP(应用程序)等进行点赞投票、人物评选、问卷调查、 *** 答题等。
——减轻报表填写工作负担。精简各类报表填写,杜绝各种数据重复上报及表格多头填写现象;
规范教育统计和调研工作,针对学校教师开展的调研活动,须按程序报经同级教育部门同意并部署,杜绝不同部门多头、重复调研;
提升数据采集信息化水平,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健全各类教育信息数据库,各部门按照权限获取相应的数据,努力做到一次采集多次使用。
——减轻抽调借用教师带来的负担。规范抽调借用教师行为,各级党委和 *** 要建立教师抽调借用和“吃空饷”常态化清理机制,严格限制和规范有关部门对教师的抽调借用,实行一年一清理,限期清退;
严禁安排教师参加无关的培训和会议,对于非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把关,除依法依规开展的必要培训外,能取消的取消,能合并的合并;
科学制定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各级教育部门要杜绝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考核评价,加大教育教学的实质性评价占比。
广西:不得强制摊派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
据《桂林晚报》报道,日前,广西印发了《广西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发布17条禁令为中小学教师减负,其中包括不得安排中小学教师到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场所开展相关工作,不得安排中小学教师上街执勤等多项规定,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清单》明确,不得安排中小学教师到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场所开展相关工作,不得擅自进入校园指导中小学教师开展相关工作。未经县级以上党委审批,不得开展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
《清单》要求,开展城市创优评先活动,原则上不得安排中小学教师上街执勤,不得向中小学教师摊派参加志愿活动的指令性任务,不得硬性要求中小学教师参与网上宣传投票等活动。
不得安排中小学校和教师频繁参与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等社区建设活动,不得要求中小学教师参与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活动。
《清单》规定,中小学课程已有爱国主义、卫生健康、法治教育、环境保护、禁毒教育等类似内容,不得重复安排。不得把庆典、招商、拆迁等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和工作强制摊派给中小学校,不得随意要求中小学校停课出人出场地举办换届选举、年会晚会、体育赛事等有关活动。
不得向中小学教师摊派计划生育政策宣传,人口普查信息采集录入,社会保险信息采集录入与收费,农村农民信息调查统计等任务。不得硬性要求关注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微信公众号或通过 *** 进行点赞、投票、答题等方式开展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
浙江:职称评审可“一键生成”
减少非教学工作量、减少提供材料数量、减少重复工作……多管齐下给中小学教师“减负”,浙江省有自己的“高招”。
规范各类进校园活动减少教师非教学工作量
2019年7月,浙江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印发《关于规范中小学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意见》,建立进校园活动项目申报认定机制,实行清单式管理。
8月,浙江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抓好全省中小学进校园活动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将进校园活动集中整治行动纳入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项整治项目,明确工作责任,制订工作方案,同步开展整治工作。
2019年下半年省级进校园项目仅1项。据统计,经过规范和整治,全省各地各类进校园活动平均每所学校从18.1项减少到4.8项,减少73.5%。
优化职称评审导向,减少教师提供材料数量
探索中小学教师职称自主评聘改革。2018年在30所学校开展高级教师及以下职称自主评聘改革试点。
试点学校对参评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了解更加充分,材料掌握更加全面,在评聘中普遍简化了评审环节,减少了材料数量,过程也更加透明,结果反馈更加及时。
2019年把试点学校扩大到100所学校,截至2019年年底已基本完成自主评聘工作。
以正高级职称评审引导市地职称评审工作。2018年正高级职称评审中,参评教师的身份证、学历(学位)证、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高级教师职称等信息,学校和各地严格审核把关,不再要求教师提供原件和复印件。
2019年把这一要求扩大到所有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大大减少了教师提供材料的数量。
探索教师管理信息数据共享减少教师的重复工作
依托全国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积极探索教师管理的信息化。按照“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精神,2018年省级率先开展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在线申报和评审,2019年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表格和材料做了进一步规范,开发全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在线申报系统,10月份顺利上线运行。
通过教师个人信息的“一次采集、多次使用”,让“数据多跑路、教师少跑腿”,减少教师之前需要多次重复的工作。
山东青岛:坚持每周二、周四为“无会日”
“自己除了教学外,还要监督学生看安全教育专题片或者查阅资料,还要家长在家长群接龙,催着家长去看。”一位班主任认为,作为老师,自己明白安全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对于有些工作,老师尽了告知责任,更多的时候需要家长督促孩子完成,现在变成老师督促家长孩子,实在很是消耗精力。2019年年底,青岛市教育局印发
《关于做好减轻中小学教师不合理工作负担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明文规定清理和规范对中小学的各类检查、考核、督导评估、评比活动,实行目录清单制度,把教师从“表叔”“表哥”中解脱出来。
《通知》提出,精简各类文件、会议,加强统筹管理,减少不必要的事务性负担。青岛市教育局对发文数量实行年度目标管理,严格控制发文规格和范围,强化文件合并和统筹。
坚持每周二、周四为“无会日”,除重大、紧急事项外,不召开面向基层的全局性会议。
《通知》提出,建立督查检查、考核、评比年度计划和审批报备制度,改进督查检查、考核方式 *** ,杜绝机械式做法。
农把式评职称的做法加以评析申论
给“农把式”评职称,有助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留下来,在乡村形成人才汇聚的良性循环。为此,需要“专向”评价群体,“专设”专业称号,“专定”评价标准,“专列”组织评审,“专享”职称待遇。
比如,吉林省为乡村人才“量身定制”农经师、农 *** 、农艺师等9个职称专业浙江农民职称评审;山东省从2018年起试点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制度,目前已面向全省全面推开浙江农民职称评审;浙江省为农民打开正高职称的大门,除涉农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人员外,职业农民也可参评……
打开职称参评通道,给乡土人才带来浙江农民职称评审了职业荣誉感。获得职称的农民,有的每年享受相应 *** 补贴,有的可以享受技术服务、项目合作、银行贷款等政策倾斜,有的可以享受国情研修培训、专家休假疗养等政策服务。
一系列政策举措,在农村树起鲜明导向,带动更多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者、致富带头人投身乡村振兴。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必答题
进一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需要打好产业基础,让乡村人才有地方施展才能。一些地方的农村对人才吸引力不足,原因之一是产业基础较弱,人才发挥作用空间有限。在打赢脱贫攻坚战过程中,一批乡村特色产业成长起来,成为留住人才的重要基础。
比如,河南确山县支持返乡创业,鼓励开办提琴作坊,从无到有发展制琴产业。60余名确山籍制琴师陆续回乡,带动更多农民一边种地,一边做琴。全县迄今开办制琴及相关企业150多家,年产提琴40余万把,带动2600多人就业。
同时,要做优平台服务,加快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建设一站式服务窗口、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实训基地等,为创业人员提供优质服务,帮浙江农民职称评审他们制定规划,解决创业中的融资难、技术难、用工难等难题,让乡村人才有创业保障。
乡村振兴,需要更多“土专家”“田秀才”大显身手。为此,必须提供政策保障,营造良好环境,让乡村人才有发展空间,激励各类人才到农村一线干事创业。
长远看,还需在福利待遇、创业扶持、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方面下功夫。让身在基层的乡村人才工作更有干头、生活更有奔头,才能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