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关于职称改革职称评聘分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人职发[1991]7号】人事部关于职称改革评聘分开试点工作有关事项浙江100所职称改革试点的...

2页发布时间: 2022年04月09日

1. 进行评聘分开试点工作,是为浙江100所职称改革试点了进一步强化竞争机制,深化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研究探索少数 专业技术系列实行职务聘任制,建立学术技术称号制度。

2. 选择试点单位,只限于以下范围浙江100所职称改革试点的人才密集单位:国务院各有关部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浙江100所职称改革试点的高等 院校、科研、设计单位:卫生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3. 属于上述范围的试点单位,只在本单位主体系列在职人员的副高级职务层次实行评聘分开,即高等院校的 副教授;科研、设计单位的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特大型

百度文库

[浙江省]浙江100所职称改革试点,浙江职称改革最新消息新闻

福利占工资的多少比率

福利占工资的比率,没有硬性规定,一般企业为了保证福利费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会掌握在14%以内。

相关法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将全面推开

教师节前夕,全国中小学教师收到国务院发出的一份“大礼包”: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中的“天花板”将被捅破。记者9月11日获悉,我省在2012年就已部署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新余、上饶、吉安三地列为试点城市。目前,全省已有31名中小学教师取得正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享受等同于大学教授的相关政策。

作为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试点省份,我省于2012年制定了相关试点工作方案。试点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称系列与小学教师职称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在职称等级上,设置了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并首次组织了正高级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

我省规定,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实行分级管理。正高级教师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组织评审,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审核批准;其他层级教师职称评审仍按原先的办法组织实施。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批复,2013年7月,我省首批31名中小学教师被评为正高级职称。这一利好消息,打破了20余年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更高只能到副高的惯例,在全省广大教师队伍中引起强烈反响。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在评上限定的更高职称后,会产生惰性思想,这样不利于吸引中高级人才在中小学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更不利于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让中小学教师也有机会评上“教授级”职称,有利于拓展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提升他们的职业地位。

记者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在国务院相关部门日前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后,我省将认真总结三年来的试点工作经验,尽快全面安排部署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出台具体实施方案。

怎样能给老师减负,提高工作效率

未经当地党委、 *** 审批同意,不得开展进校园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及各类校园创建活动;

不得组织专项活动进校园;不得组织城市创建类活动进校园;

这么多的明文规定,这么多的严令禁止,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教师减负”!

日前,江西省出台了《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十八条措施》(简称《教师减负十八条》),明确减负的主要任务、责任主体,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

其实,近年来,不少地方都已经出台政策,为教师减轻不必要的负担,用“清单”的形式促进“减负”的落实。

江西:严禁安排教师参加无关的培训和会议

江西省内一名小学教师说,“作为一名教师,我和我的同事们为这个‘减负十八条’叫好。”这位老师说,除了任课,自己还当班主任,发现各种类似档案宣传、科普统计类的文件太多,有些不仅要求学生完成,还要家长配合,导致很多家长也有怨言。

这位老师表示,除了教书育人外,老师还肩负起很多行政工作,各种进入校园的活动要逐个学生去监督落实。“希望相关部门能把减负行动落到实处,让教师从此告别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

《教师减负十八条》从减轻督查检查评比考核负担、减轻社会事务进校园负担、减轻报表填写工作负担、减轻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带来的负担等方面提出18条具体举措。

——减轻督查检查评比考核负担。建立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审批报备制度,各部门开展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按照归口管理原则,实行年度计划和审批报备制度;

全面清理现有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对现有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及各类校园创建活动开展专项清理,严控总量、层级、规模和频次,能取消的坚决取消,能合并的一律合并;

改进督查检查评比考核方式 *** ,同一事项不得多部门要求学校、教师提报数据材料,不得简单以留痕作为评价工作成效的标准,不得要求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录制视频等方式来代替实际工作评价。

——减轻社会事务进校园负担。规范各类专项活动进校园,各级党委和 *** 统一部署的重要专项工作,确需学校和教师参与的,由同级教育部门按要求依程序统筹安排;

减少城市创建类活动进校园,各级党委和 *** 统一部署开展的城市创优评先活动,涉及要学校和教师参与的,由教育部门按要求依程序统筹安排;

杜绝摊派无关事务进校园,各级党委和 *** 不得把地方 *** 部门、单位或企业等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和工作强制摊派给学校;

规范微信工作群、政务APP(应用程序)等进校园,未经教育部门同意,不得强制要求或通过与考核挂钩等方式要求学校和教师关注微信公众号、下载安装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政务APP(应用程序)等进行点赞投票、人物评选、问卷调查、 *** 答题等。

——减轻报表填写工作负担。精简各类报表填写,杜绝各种数据重复上报及表格多头填写现象;

规范教育统计和调研工作,针对学校教师开展的调研活动,须按程序报经同级教育部门同意并部署,杜绝不同部门多头、重复调研;

提升数据采集信息化水平,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健全各类教育信息数据库,各部门按照权限获取相应的数据,努力做到一次采集多次使用。

——减轻抽调借用教师带来的负担。规范抽调借用教师行为,各级党委和 *** 要建立教师抽调借用和“吃空饷”常态化清理机制,严格限制和规范有关部门对教师的抽调借用,实行一年一清理,限期清退;

严禁安排教师参加无关的培训和会议,对于非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把关,除依法依规开展的必要培训外,能取消的取消,能合并的合并;

科学制定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各级教育部门要杜绝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考核评价,加大教育教学的实质性评价占比。

广西:不得强制摊派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

据《桂林晚报》报道,日前,广西印发了《广西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发布17条禁令为中小学教师减负,其中包括不得安排中小学教师到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场所开展相关工作,不得安排中小学教师上街执勤等多项规定,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清单》明确,不得安排中小学教师到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场所开展相关工作,不得擅自进入校园指导中小学教师开展相关工作。未经县级以上党委审批,不得开展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

《清单》要求,开展城市创优评先活动,原则上不得安排中小学教师上街执勤,不得向中小学教师摊派参加志愿活动的指令性任务,不得硬性要求中小学教师参与网上宣传投票等活动。

不得安排中小学校和教师频繁参与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等社区建设活动,不得要求中小学教师参与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活动。

《清单》规定,中小学课程已有爱国主义、卫生健康、法治教育、环境保护、禁毒教育等类似内容,不得重复安排。不得把庆典、招商、拆迁等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和工作强制摊派给中小学校,不得随意要求中小学校停课出人出场地举办换届选举、年会晚会、体育赛事等有关活动。

不得向中小学教师摊派计划生育政策宣传,人口普查信息采集录入,社会保险信息采集录入与收费,农村农民信息调查统计等任务。不得硬性要求关注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微信公众号或通过 *** 进行点赞、投票、答题等方式开展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

浙江:职称评审可“一键生成”

减少非教学工作量、减少提供材料数量、减少重复工作……多管齐下给中小学教师“减负”,浙江省有自己的“高招”。

规范各类进校园活动减少教师非教学工作量

2019年7月,浙江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印发《关于规范中小学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意见》,建立进校园活动项目申报认定机制,实行清单式管理。

8月,浙江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抓好全省中小学进校园活动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将进校园活动集中整治行动纳入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项整治项目,明确工作责任,制订工作方案,同步开展整治工作。

2019年下半年省级进校园项目仅1项。据统计,经过规范和整治,全省各地各类进校园活动平均每所学校从18.1项减少到4.8项,减少73.5%。

优化职称评审导向,减少教师提供材料数量

探索中小学教师职称自主评聘改革。2018年在30所学校开展高级教师及以下职称自主评聘改革试点。

试点学校对参评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了解更加充分,材料掌握更加全面,在评聘中普遍简化了评审环节,减少了材料数量,过程也更加透明,结果反馈更加及时。

2019年把试点学校扩大到100所学校,截至2019年年底已基本完成自主评聘工作。

以正高级职称评审引导市地职称评审工作。2018年正高级职称评审中,参评教师的身份证、学历(学位)证、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高级教师职称等信息,学校和各地严格审核把关,不再要求教师提供原件和复印件。

2019年把这一要求扩大到所有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大大减少了教师提供材料的数量。

探索教师管理信息数据共享减少教师的重复工作

依托全国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积极探索教师管理的信息化。按照“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精神,2018年省级率先开展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在线申报和评审,2019年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表格和材料做了进一步规范,开发全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在线申报系统,10月份顺利上线运行。

通过教师个人信息的“一次采集、多次使用”,让“数据多跑路、教师少跑腿”,减少教师之前需要多次重复的工作。

山东青岛:坚持每周二、周四为“无会日”

“自己除了教学外,还要监督学生看安全教育专题片或者查阅资料,还要家长在家长群接龙,催着家长去看。”一位班主任认为,作为老师,自己明白安全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对于有些工作,老师尽了告知责任,更多的时候需要家长督促孩子完成,现在变成老师督促家长孩子,实在很是消耗精力。2019年年底,青岛市教育局印发

《关于做好减轻中小学教师不合理工作负担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明文规定清理和规范对中小学的各类检查、考核、督导评估、评比活动,实行目录清单制度,把教师从“表叔”“表哥”中解脱出来。

《通知》提出,精简各类文件、会议,加强统筹管理,减少不必要的事务性负担。青岛市教育局对发文数量实行年度目标管理,严格控制发文规格和范围,强化文件合并和统筹。

坚持每周二、周四为“无会日”,除重大、紧急事项外,不召开面向基层的全局性会议。

《通知》提出,建立督查检查、考核、评比年度计划和审批报备制度,改进督查检查、考核方式 *** ,杜绝机械式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