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职称评定办法的教师职称评定破格申报条件
破格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教学效果好,教育质量高,得到县(市)级以上同行的公认,并获得一次一等奖或两次二等奖;
2.承担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教育部门领导的学术团体组织的公开课、示范课或观摩课三次以上,并获得好评;
3.承担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及其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成绩突出,受到市(厅)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
4.结合教学实际,积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公开发表不少于三篇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研究文章,或在素质教育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省级交流或推广,或因教学成绩特别突出,受到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
凡破格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在具备上述条件的同时,必须参加由评委会组织的专家答辩,成绩合格者,方可提交评委会评审。各级评委会原则上不受理越级破格申报。
新闻职称双破要几项达标
一项。
申报某一专业浙江省新闻职称破格的某一级职称时浙江省新闻职称破格,必须同时具备满足规定的学历年限、任职年限和聘任年限。如果只具备其中两个条件浙江省新闻职称破格,有一项不具备浙江省新闻职称破格,我们通常称为“破格”申报(俗称“单破”),“破格”申报者必须满足该专业、职称等级要求的“破格”条件。如果有两个条件不具备,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双破”。
哪些省份的一级建造师可以直聘“工程师”职务
近几年,建造师在建筑行业中大放异彩,建造师证书市场价值也是水涨船高。二级建造师考试也占据着很高的地位。而有些省份,建造师证书后可直接聘任“工程师”的职务接下来,大家了解一下,哪些省份的建造师可以直聘“工程师”职务。
自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以来,安徽、河南、湖北、重庆、上海、甘肃等省市陆续颁布“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关系”的相关通知。部分省份已经明确建造师的职称对应关系。
湖北省
取得一级建造师资格的人员,可聘任工程师;
取得二级建造师资格的人员,可聘任助理工程师。
2018年6月,湖北省人社厅印发《关于建立部分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关系的通知》,将原有相对独立的职业资格制度和职称制度打通使用,明确部分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效力直接等同于职称。
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注册消防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造价工程师、注册城乡规划师、注册验船师、注册计量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测绘师、注册会计师、注册建筑师、建造师、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等13项准入类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其职业资格直接对应相应系列和层级的职称,两者享有同等效力。
一级建造师对应“工程师”职称,二级建造师对应“助理工程师”职称,两者享有同等效力。
在此之前,专业技术人员取得上述13项职业资格,需参加相应系列和层级的职称评审,方可晋升高一级职称。其他省份是如何规定的呢?
安徽省
1. 取得一级建造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一级建筑师资格的人员,可聘任工程师职务;
取得二级建造师、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二级建筑师资格的人员,可聘任技术员或助理工程师职务。
2.取得上述职业资格或职称考试证书,可认定其具备相应系列和层级的职称。
3.符合晋升职称条件的,可持证书直接申报。
黑龙江省
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6〕77号)和我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减少重复评价,降低社会用人成本,现就在部分职业领域建立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关系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1.专业技术人员取得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即可认定其具备相应系列和层级的职称,用人单位可根据本单位岗位任职条件和程序聘任其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专业技术人员可据此作为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条件。
2.对应认定工作严格按照《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所列明的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在与职称密切相关的职业领域规范开展,并及时跟进国家目录及相关政策调整实行动态管理。
3.对应认定工作不需事先办理及补发职称证书,专业技术人员在竞聘专业技术职务或申报高一级职称时,可直接出具职业资格证书,与职称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浙江省
2018年4月,浙江省举行“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提出:
1.打破学历、资历限制:对取得重大“标志性业绩成果”的人才,可直接申报评审高级职称。
2.坚持把品德放在首位,对外语、计算机和论文不作统一要求。
3.职称证书电子化:浙江是全国唯一实行职称证书电子化的省份,证书可从浙江政务服务网上直接下载打印。
湖南省
2018年4月,湖南在《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18〕21号)中提到:
1.对具有相应实践经验且有相近专业高级职称的,可直接获评与实践经验对应的专业高级职称;
2.对长期扎根施工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可组织单独评审;
3.对做出重要贡献的可破格参评高级职称资格;
4.对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工程质量奖、国家级施工工法的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注册执业资格人员参评高级职称资格时,可在评审量化打分时适当加分。
这种调整可以说是一证两用,含金量进一步升级。对建造师来说可以不用单独凭职称,比较方便;对企业来说也降低了相关费用。
建设工程教育网2019年一级建造师新课已开通,网校总结多年成功辅导经验,从学员实际需求出发,结合一级建造师考试命题规律、重点、难点,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高效备战2019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打造零基础全科通关方案,全新课程套餐,快速提高分数,取证必修课!
职称申报破格条件是怎么样的?
很多人在准备评职称浙江省新闻职称破格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学历年限不符合,年龄不符合等一系列原因导致无法申报。但是你知道吗?工程师职称申报可以为条件不符合,但是有真实实力和能力浙江省新闻职称破格的人进行破格申报。那破格申报需要满足那些条件呢?
不具备规定浙江省新闻职称破格的学历,确有真才实学、突出能力、特殊成果、业绩显著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聘任现职以来近5年度考核有1次优秀者,可以逐级破格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
一、 破格申报正高级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 ,经两名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正高级工程师推荐后,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中的第1条,或第2-6条中的任意2条:
1.国家级科技奖(个人排名前5名),或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个人排名前3名)、或两项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个人排名前3名);
2.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以上本领域学术论文(第1作者3篇,或主持撰写并公开出版有较高学术价值专著1本(10万字以上);
3.主持完成国家或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2项,技术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及以上;
4.主持的科技项目或取得的成果有较高的应用开发价值,经省(部)级主管部门认定,并推广及应用;
5.获得国家授权的与本专业有关的发明专利4项以上(个人排名前3);
6.主持编写行业技术(省级地方)标准、技术规程、技术规范2项以上,并正式发布实施。
二、破格申报高级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 ,市(厅)属以上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中的第1条,或第2-5条中的任意2条:
1.获国家科技奖的主要贡献者;或获省(部)级科技奖(优秀工程设计、优质工程)二等奖以上的主要贡献者;或市(厅)级科技奖一等奖、省(部)级科技奖三等奖2项以上的主要贡献者;
2.在省(部)级以上重大攻关、重大工程建设、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中,担任科研、主体设计、施工、技术方面的主要负责人,并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3.直接主持管理过省(部)级重大项目或大中型企业,解决了重大技术难题或重大关键性技术问题,管理水平或技术水平得到省内外同行专家公认,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在国际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发表过1篇论文,或在全国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发表过2篇论文;或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3篇以上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
5.独立完成并正式出版过有较高学术价值或实用价值的专著或译著;
6.在县、乡基层单位一线工作,获县级以上科技奖主要完成者;或入选省、市、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三、破格申报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 ,必须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业绩达到建筑行业全省较高水平、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具备下列条件中的第1 条,或第 2-8 条中的 2 条:
1.作为主要设计人或专业工程负责人之一,获 1 项省级科技 奖、省级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2.作为项目负责人或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承担的施工项目获 2 项省级工程质量奖;
3.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 1 项大型或 3 项中型建筑工程, 有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业务突出,能出色地解决本专业较复 杂的技术难题;
4.作为发明人之一取得 1 项与本专业有关的发明专利;
5.参与编写 2 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 省部级标准设计、省级工法的编写,并正式发布实施;
6.作为主要起草人(排名前 2)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 1 篇 本领域学术论文,或参与撰写并公开出版 1 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 专著(20 万字以上),其中个人撰写部分不少于 5 万字;
7.作为主要参与人员,在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中做出了 突出的贡献;
8.技术及相关专业管理工作业绩突出,获得省级以上先进科 技工作者称号。
四、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原则上不破格申报。 助理工程师是否可破格申报,具体看当地人社局发布的职称申报要求。
以上是工程师职称破格申报的条件。符合要求的可以准备好相关评审资料,在申报时候选择破格申报。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正在准备评职称的你。
新闻类的职称(记者、编辑)是怎么评的?
新闻类的职称(记者、编辑)申报条件\x0d\x0a第十条学历资历条件\x0d\x0a(一)高级记者、高级编辑\x0d\x0a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取得主任记者、主任编辑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x0d\x0a(二)主任记者、主任编辑\x0d\x0a符合下列条件之一:\x0d\x0a1、获得博士学位后,取得记者、编辑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x0d\x0a2、获得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后,取得记者、编辑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x0d\x0a(三)记者、编辑\x0d\x0a符合下列条件之一:\x0d\x0a1、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第二学士学位后,取得助理记者、\x0d\x0a助理编辑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x0d\x0a2、获得大学本科或专科学历后,取得助理记者、助理编\x0d\x0a辑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4年。\x0d\x0a(四)助理记者、助理编辑\x0d\x0a参加工作后,获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x0d\x0a(五)全日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直接认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x0d\x0a1、获得博士学位;或获得硕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或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工作后取得硕士学位满1年,累计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可直接认定记者、编辑资格。\x0d\x0a2、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后,1年见习期满;或获得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可直接认定助理记者、助理编辑资格。\x0d\x0a第十一条外语(古汉语)、计算机、继续教育条件\x0d\x0a(一)按照规定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或省统一组织的古汉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取得合格证,或符合免试条件。\x0d\x0a(二)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取得专业技术人员\x0d\x0a继续教育证书。\x0d\x0a第五章能力业绩条件\x0d\x0a第十二条高级记者、高级编辑条件\x0d\x0a申报高级记者、高级编辑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十、十一条外,还要具备下列三项条件:\x0d\x0a(一)能力条件\x0d\x0a1、具有广博的新闻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本专业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在某一方面有深入研究和明显专长,能够解决采编工作中重大疑难问题,在全省新闻界有较高知名度。\x0d\x0a2、主持过5次以上重大题材、重大活动、重大典型报道,或组织策划过5个以上重要专栏、专版、专题节目,并取得突出的创新成果。\x0d\x0a3、每年采写的稿件不少于80篇,或编审的稿件不少于400篇,或采写、编审的稿件合计不少于300篇,其中,被本单位评为好稿的不少于20篇(在新闻性期刊工作的,任期内采写、编审的稿件合计不少于300篇)。\x0d\x0a4、每年在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下同)刊播正面宣传报道安徽的稿件不少于3篇(每篇不少于500字,或时长不少于20秒,下同),其中,专职从事向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供稿的,每年不少于30篇。\x0d\x0a(二)业绩条件\x0d\x0a符合下列条件之一:\x0d\x0a1、获省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或享受省级以上 *** 特殊津贴;或入选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或入选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双百人才培养工程。\x0d\x0a2、获中国新闻奖二等以上奖1项,或三等以上奖2项;或获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二等以上奖1项,或三等以上奖2项;或获省级好新闻一等奖3项。\x0d\x0a(三)论文著作条件\x0d\x0a符合下列条件之一:\x0d\x0a1、出版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译著),1部(若系合著则本人撰写不少于10万字,下同)。\x0d\x0a2、在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3篇(每篇不少于2500字,下同)。\x0d\x0a3、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4篇(其中国家级不少于1篇)。\x0d\x0a第十三条高级记者、高级编辑破格条件。\x0d\x0a破格申报高级记者、高级编辑资格,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条和第十二条第(一)款外,还要具备下列两项条件:\x0d\x0a(一)业绩条件\x0d\x0a符合下列条件之一:\x0d\x0a1、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或享受国务\x0d\x0a院特殊津贴。\x0d\x0a2、获长江韬奋奖(正式奖);或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项,或二等以上奖2项,或三等以上奖3项;或获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一等奖1项,或二等以上奖2项,或三等以上奖3项;或获中国新闻奖三等以上奖1项和省级好新闻一等奖2项。\x0d\x0a3、在新闻采编工作中有重大创新成果,在省内外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并经省新闻职称改革领导小组鉴定认可。\x0d\x0a(二)论文著作条件\x0d\x0a符合下列条件之一:\x0d\x0a1、出版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译著)2部。\x0d\x0a2、在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4篇。\x0d\x0a3、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6篇(其中国家级不少于3篇)。\x0d\x0a第十四条主任记者、主任编辑条件\x0d\x0a申报主任记者、主任编辑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件第\x0d\x0a七、八、九、十、十一条外,还要具备下列三项条件:\x0d\x0a(一)能力条件\x0d\x0a1、具有较丰富的新闻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新闻专业的某一方面有研究和专长,能够解决采编工作中的复杂疑难问题,在省内新闻界有一定知名度。\x0d\x0a2、主持过3次以上重大题材、重大活动、重大典型报道,或组织策划过3个以上重要专栏、专版、专题节目,并取得较丰富的创新成果。\x0d\x0a3、每年采写的稿件不少于120篇,或编审的稿件不少于300篇,或采写、编审的稿件合计不少于250篇,其中,被本单位评为好稿的不少于10篇(在新闻性期刊工作的,任期内采写、编审的稿件合计不少于250篇)。\x0d\x0a4、每年在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刊播正面宣传报道安徽的稿件不少于1篇,其中,专职从事向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供稿工作的,每年不少于20篇。\x0d\x0a(二)业绩条件\x0d\x0a符合下列条件之一:\x0d\x0a1、获市级以上青年拔尖人才称号。\x0d\x0a2、获中国新闻奖三等以上奖l项;或获省级好新闻一等奖1项,或二等以上奖2项。\x0d\x0a(三)论文著作条件\x0d\x0a符合下列条件之一:\x0d\x0al、出版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译著)1部。\x0d\x0a2、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3篇。\x0d\x0a第十五条主任记者、主任编辑破格条件\x0d\x0a破格申报主任记者、主任编辑资格,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条和第十四条第(一)款外,还要具备下列两项条件:\x0d\x0a(一)业绩条件\x0d\x0a符合下列条件之一:\x0d\x0a1、获省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或享受省级以上 *** 特殊津贴;或入选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或入选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双百人才培养工程。\x0d\x0a2、获中国新闻奖二等以上奖1项,或三等以上奖2项;或获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二等以上奖1项,或三等以上奖2项;或获省级好新闻、一等奖2项。\x0d\x0a3、在新闻采编工作中有较大创新成果,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并经省新闻职称改革领导小组鉴定认可。\x0d\x0a(二)论文著作条件\x0d\x0a符合下列条件之一:\x0d\x0a1、出版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译著)1部。\x0d\x0a2、在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2篇。\x0d\x0a3、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3篇(其中国家级不少于1篇)。\x0d\x0a第十六条记者、编辑条件\x0d\x0a申报记者、编辑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七、八、九、十、十一条外,还要具备下列三项条件:\x0d\x0a(一)能力条件\x0d\x0a1、具有较系统的新闻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新闻采编实践经验,能够较好地采编各种体裁的新闻稿件。\x0d\x0a2、参与过5次以上重大题材、重大活动、重大典型的报道或5个以上重要专栏、专版、专题节目的策划,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x0d\x0a3、每年采写的稿件不少于120篇,或编发的稿件不少于200篇,或采写、编发的稿件合计不少于150篇,其中,被本单位评为好稿的不少于5篇(在新闻性期刊工作的,任期内采写、编发的稿件合计不少于200篇)。\x0d\x0a(二)业绩条件\x0d\x0a获省级好新闻二等以上奖1项,或三等以上奖2项。\x0d\x0a(三)论文著作条件\x0d\x0a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1篇。\x0d\x0a第十七条记者、编辑破格条件\x0d\x0a破格申报记者、编辑资格,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七、八、\x0d\x0a九条和第十六条第(一)款外,还要具备下列两项条件:\x0d\x0a(一)业绩条件\x0d\x0a符合下列条件之一:\x0d\x0a1、获市级以上青年拔尖人才称号;或获省级好新闻一\x0d\x0a等奖1项,或二等以上奖2项,或三等以上奖3项。\x0d\x0a2、在新闻采编工作中有创新成果,产生一定社会影响;\x0d\x0a并经市级以上新闻职称改革领导小组鉴定认可。\x0d\x0a(二)论文著作条件\x0d\x0a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3篇(在县级新闻单位工作的不少于2篇)。\x0d\x0a第十八条助理记者、助理编辑条件\x0d\x0a申报助理记者、助理编辑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十、十一条外,还要具备下列两项条件:\x0d\x0a(一)能力业绩条件\x0d\x0a系统学习过新闻基础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基本掌握\x0d\x0a采访、编辑等专业技能,有一定的写作水平,并取得一定的\x0d\x0a工作业绩。\x0d\x0a(二)论文著作条件\x0d\x0a在市级以上正式出版发行的报刊上发表过有一定见解\x0d\x0a的新闻专业论文或采编札记。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