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可以去浙江报档案中级职称吗

可以。

微信号:ctkjcq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2020年11月26日起浙江省职称申报与评审管理,浙江正式实施《浙江省职称评审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浙江省职称申报与评审管理,新办法明确,新政实施后,跨省工作浙江省职称申报与评审管理的人才也能在浙江申报职称,且结果在全省范围内有效。

报考中级资格。

之一、取得博士学位。

第二、取得硕士学位或研究生毕业,从事档案工作满1年。

第三、取得第二学士学位,从事档案工作满2年。

第四、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档案工作满4年。

第五、大学专科毕业,从事档案工作满6年。第六、高中、中专学历,从事档案工作满10年,并担任助理馆员职务4年以上。第七、已取得非档案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现从事档案专业工作满1年。

宁波有没有交通工程职称考试

宁波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做好2021年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浙江省职称申报与评审管理的通知

各区县(市)、功能园区工程专业职称评审主管部门浙江省职称申报与评审管理,局属各单位浙江省职称申报与评审管理,市直有关企事业单位:

根据浙江省人力社保厅《关于做好2021年度高级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浙人社函〔 2021〕39号)和《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开展2021年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浙交发函〔2021〕146号)、《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2021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甬人社函〔2021〕35号)等文件精神,现就 2021 年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职称评审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和对象

(一)宁波市直有关企事业单位、市交通局所属各单位从事交通运输工程规划与设计、建设与监理、运营与管理等工作,并由现工作单位缴纳社保一年以上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

(二)各区县(市)和功能园区从事交通运输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的,由所在地工程专业中评委组织评审。确需提交市交通工程专业中评委评审的,由所在地人力社保部门办理委托手续。

二、申报条件

按照《浙江省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评价条件(试行)》(浙交〔2019〕161 号)规定执行,申报人员资历计算时间截至2021年 12月31日。

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具体按市人社局《关于印发关于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员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甬人社发〔2019〕60 号)文件执行。

三、申报程序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实行网上申报。通过个人申报(专家举荐)、单位审核、主管部门推荐等程序上报宁波市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办公室。

(一)个人申报。申报人员登录“浙江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与评审管理服务系统”()在线申报(用户操作手册可在网站首页下载),并对填报信息真实性作在线扫码签名承诺。

申报人员实际聘任工程师职务未满 5 年、大专及以下学历、专业不一致,但按照评价条件所附的量化评分标准,其自评分达到 70 分以上,且由 2 名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在职正高级工程师推荐的,需提交《浙江省交通运输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自评表》(按专业类别填写,见附件1,表中“申报专业”应与其他申报表格中“现从事专业”信息相一致。

申报人员满足评价条件第十条相关要求的,视作具有标志性业绩,须提交《推荐高级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审批表(标志性业绩)》(附件 2),经中评委审核确认后,可直接提交评委会。

申报专业类别即为申报系统中的申报类型,统一按“规划与设计类”“建设与监理类”和“运营与管理类”选择填写,申报类型须与申报专业对应,详见《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与申报类型对应表》(附件3)。

2020年未通过评审,且2021 年无新业绩体现的人员,不得连续申报。

(二)用人单位审核。申报人员所在单位负责对申报人员业绩档案信息和职称申报信息进行审核,对送审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三)主管部门审核推荐。申报人员所在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人力社保部门需登录管理平台进行材料接收、审核和推荐工作(网址: )。

申报人员、所在单位的账号与浙江政务服务网个人、法人登录账号相同,请自行注册;有关主管部门账号由省里统一分配。具体申报办法、审核操作办法详见附件 4、5。系统使用问题可查看系统帮助中心的常见问题,如遇系统报错请填写常见问题下方的“系统报错在线反馈表单”。

四、申报时间

2021 年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个人网上申报截止时间为9月24日,单位审核截止时间为10月8日。请各地、各单位根据评审要求认真做好申报、审核和推荐工作,逾期将不予受理。

五、申报要求

(一)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放在评价首位, 强调政治表现、廉洁自律、道德品行。坚持客观公正评价职业道德、创新能力、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

(二)送审材料要求。申报人员提交评审的业绩材料要突出代表性,不宜过多过杂,层次(级别)不低于《评价条件》中第三、四章规定的第(三)项专业技术工作业绩和第(四)项论文与著作。

用人单位应对申报人员基本情况和业绩材料在本单位进行为期5 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情况在填写审核意见时录入系统。因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等产生的不利影响由个人和推荐单位负责,申报材料报送要求见附件 6。

主管部门应认真把好审核关,对申报材料进行仔细审查,重点审查申报人员资历、年度考核、继续教育以及事业单位申报人员岗位信息等条件。对不符合申报条件人员不得提交上一级主管部门审查,对不符合要求或模糊不清的材料,予以退回重新填报。

(三)继续教育要求。申报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为申报的必备条件,近三年来参加继续教育,须每年达到90学时以上。2021年度职称评审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情况,将由“省平台”自动从“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系统”提取,申报人员无需上传继续教育学时登记证明。

(四)事业单位评聘结合要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应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根据空缺岗位数和工作需要,在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中择优推荐参加评审,并在单位内进行公示。申报人员需提交《事业单位人员职称申报岗位信息表》(附件7)。

(五)学历认证要求。2001 年以后取得国内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申报人员,可自动提取相关信息;2001 年以前及不能自动提取的,须上传学历学位证书、毕业生登记表、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等证明材料。

(六)社保证明要求。根据省力社保厅浙人社发〔2019〕21 号文件要求,省内申报人员无需再提供社保缴纳证明,由系统自动获取人力社保部门相关数据。如在外省交纳社保的申报人员, 需由个人提供省外缴纳社保的相关证明。

(七)面试答辩。进入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中评委和高评委评审的人员,须参加面试答辩。面试情况作为评委会评审的重要依据之一,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八)申报纪律。申报人员要对本人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对在申报过程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申报对象,其申报材料一律予以退回,并从评审次年起 3 年内不得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已参加评审取得资格的取消其资格。

六、其他事项

(一)电子证书下载。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可登录申报管理系统或“浙江政务服务网—高级职称评审与专技考试”栏目,自行下载打印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电子证书。根据《关于加快推进专业技术人员资格信息化工作的意见》(浙人社发〔2017〕117 号)精神,电子证书与纸质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二)专业技术人员业绩档案维护。职称认定(包括外省调入)、评审材料提交与审核等业务均在“浙江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与评审管理服务系统”中办理。专业技术人员个人业绩档案维护工作是一项日常性工作,专业技术人员应动态维护有关信息,确保各类信息及时更新。

(三)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初定。自2021年第三季度起,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初定工作全部通过“省平台”进行。初级职称初定,由个人申报、经单位审核后报所在区县(市)人社部门终审;中级职称初定,由个人申报、经单位审核,所在区县(市)人社部门初审后报市人力社保局终审。通过人员分别由终审部门发文并 *** 电子证书。职称初定申报对象原则上通过社保参保地进行申报,社保缴纳在市本级或由劳务派遣公司代缴的,向实际工作单位所在地人社部门申报。市属单位人员职称初定申报实行属地化管理,通过单位所在地人社部门进行申报。

七、联系方式

市交通局组织人事处:应老师、蒋老师, *** :89189042; 地址:宁波市鄞州区和济街 117 号2207 室。

申报和材料审核联系人:市交通运输协会斯老师, *** :878 82845, 13586559506;地址:宁波市鄞州区和济街 117 号 1803室。

宁波市交通运输局

2021年8月24日

中小学教师初级学时学历教育申报是什么意思

如下:

一、参评要求

1.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2.具有相应教师资格证书(教师资格向下融通,如具有小学或初中教师资格的,可以申报幼儿园教师职称)。

3.具有相应普通话等级合格证书(其中申报语文教师的必须二级甲等及以上)。

4.符合相应年资要求:全日制教育毕业生(本科生教师岗位满一年,大专生教师岗位满三年);成人教育毕业生 (本科生教师岗位满一年半,其中取得学历后至少半年;大专生教师岗位满三年半,其中取得学历后至少一年半)。年资计算至2022年8月31日。

5. 继续教育培训要求

(1)因受疫情影响,继续教育学分此次暂不做要求。

(2)2021学年新录用在编教师(包括录用后流动到民办学校),需参加新教师岗位培训合格,见习期考核合格。

(3)除当年新录用在编教师外,均需参加公需科目培训,大专毕业生2021年要求18学时,2022年要求累计36学时,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仅要求近一学年18学时,非全日制的本科生要求与大专生要求相同。

6.非在编教师人事 *** 要求:

各学校(幼儿园)自聘专任教师,在本市任教满一年且业务考核合格,并在2022年5月18日前在教育人事 *** 站或人才中心(现名称慈溪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参加人事 *** 的,方可参加教师职务评审。

二、申报办法:

实行网上申报和评审,通过个人申报、单位初审、初评委评审、上报教育局复审后提交人社部门等程序。

(一)个人申报。申报人员登录浙江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与评审管理服务平台进行个人申报,并对填报信息真实性作出承诺。

(二)单位审核。对送审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审核,同时将申报人员的基本情况等进行不少于5 个工作日的公示。

(三)初评委复审。初评委需登录管理平台进行材料接收、复核工作。

三、申报时间

网上个人申报时间另行通知,先完成报名工作,符合条件的教师于5月27日前完成申报名册的填报(详见附件1),逾期不再受理。

四、其他要求

(一)申报材料要求。申报人员提交材料必须真实规范,报送要求见附件2申报材料报送要求。

(二)各学校(教办)审核要求。各学校(教办)要对参评对象的材料真实性负责,并严格对照条件,如有不符合条件的参评对象,不能审核通过上报,对不符合的具体情况做好解释工作。

[浙江省]浙江省职称申报与评审管理,浙江省职称申报与评审管理服务平台 过了截止时间

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应用推广表怎么填

评审公告。(1)非自主评聘单位仍由常山县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推荐委员会组织评审,由县卫健局通过系统创建评审计划,发布评审公告。(2)自主评聘单位应按照浙卫发〔2018〕29号要求,结合单位现有人才队伍实际及单位事业发展,科学编制年度评聘方案。评聘方案包括近三年评聘规划,各科室岗位设置情况、各科室岗位使用计划、评聘标准制定、专家库组建、年度申报情况及评聘程序等。根据方案形成年度评审公告,报同级主管部门和人力社保部门审核后,通过系统创建评审计划,发布评审文件。县属自主评聘单位评聘方案及公告同时需报市卫健委备案。

2.个人填报。申报人员登录“浙江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与评审管理服务平台”,按要求完善个人基本信息、业绩档案,并上传相关佐证资料,选择系统中对应的评审计划进行申报,对填报信息真实性作出承诺。

3.单位审核。申报人员所在单位登录“浙江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与评审管理服务平台”,负责对申报人员业绩档案信息和职称申报信息进行审核,并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全信息公示,公示情况需录入“浙江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与评审管理服务平台”。

职称评审直通车需要审核吗

人才直通车

高层次人才能搭上评审“直通车”

据市人力社保局介绍,一般来说,申请职称要逐级申报。但对于高层次、有突出业绩的人才,杭州为他们开了“直通车”,打破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的倾向,即使原先没有职称,也能直接评定取得与能力、业绩相匹配的中级甚至高级职称。

哪些人才能坐上“直通车”?据介绍,对在科技创新工作中贡献大、业绩突出的,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等标志性业绩的,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申报相应的高级职称评审。

符合这些条件,也可“直报”职称

人才国际化是城市国际化的核心。为加大海外人才吸引力度,打造海归人才新“归谷”,在职称评审方面,杭州积极支持海归人才、外国专家申报职称。

留学回国人才,可根据学历、海外工作经历等直接申报评定相应级别的职称,符合条件的,可越级申报高级职称。例如,某位本科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满10年的外国专家(持有外国人工作证或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来杭后可直接申报相关专业副高级职称。

职称和证书从申报到领取,全程网办、全城通办

在畅通评价机制的同时,杭州进一步优化职称评审方式,让职称和证书从申报到领取更高效、更便捷。

目前,中级职称初定申报可通过杭州市职称系统办理,对身份、社保等信息可实现数据共享的,无需申请人提供佐证。网上预审核通过后,申请人只需就近前往职称办理地点,递交一张申请表即可。

对于无主管部门和未进行人事 *** 的股份制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自由职业者等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职称评审,可按属地原则报区、县(市)人力社保部门受理初审后,逐级审核上报评定组织,实现应收尽收,兜底受理。

此外,为便利职称证书管理和使用,申请人可随时登录杭州市职称系统或浙江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与评审管理服务平台下载打印电子证书,效力等同纸质证书。目前,2006年以后的初级证书,90%都已实现电子化。

智炬小编为您提供,职称类答疑、分享职称通过小妙招,做您学历提升、职称评审好帮手。

相关文件年年变,如有文件类评审条件不清楚的,欢迎和智炬小编在评论区互动,或者点点关注,小编每日更新职称类文章及时推送给您。

免责声明:图文来自、部分信息来自 *** ,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点击展开全文

打开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