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副高级教师还延退吗?
在2021年取得副高级职称的情况下,这样的教师还是可以延缓退休的,一般是可以延缓到60周岁再办理正式的退休手续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我从事护理专业30余年,现副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但属工人级别,能否延迟退休?
从事护理专业30余年,现副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但属工人级别,不会延迟退休。
退休的依据是出生年月曰,和职务无直接因果关系。目前国家的延退政策并未出台,两会说2017年出台、2022年开始实施。现在退休年令仍是男60、女干部55、女工人50岁退休。
延迟退休即延迟退休年龄,指国家结合国外有些国家在讨论或者已经决定要提高退休年龄的政策来综合考虑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就业的情况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龄来延迟退休的制度。
女副高教师延迟退休最新政策
按照以前的规定,所有女教师都是55周岁退休。而现在的政策是,事业单位具有高级职称(含副高级)的专业技术人员,年满六十周岁退休。如本人申请,可以在年满五十五周岁时自愿退休。这从宏观上讲当然是合理的。因为现在的学制普遍较长,博士毕业的话已经接近30岁,到55岁可能正是出成果的年龄。一刀切地让这些女性高级知识分子退休,造成女 *** 社会的时间比较短,可能会带来人才的浪费。不过,中小学教师里的高级职称,可能属于例外的情形。中小学教师不像大学或科研机构的教授或研究员,越老越经验丰富,学术沉淀越深厚。中小学知识结构单一,课程内容相对固定,老教师在教学时反而比不上年轻一些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也更喜欢年轻的老师。而且,中小学教学任务量大,工作繁重,很多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疾病。事实上,很多女教师在55岁以前,已经不在教学一线。而延迟退休的政策,对于女教师本人来讲,在经济上是有利的。因为在职教师的工资会比退休工资稍高,更重要的是,如果延迟的这几年赶上调工资,由于在职员工涨工资普遍要比退休金增长的幅度更大,晚退休可能会给女教师带来较大的经济利益。所以,她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延迟退休。这就造成了一个矛盾:如果让这些本来已经不在一线教课的女教师重返讲台,她们的身体可能吃不消,也不一定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不一定好;而如果不让她们在一线教课,显然延迟退休变成了一种福利,其他没有取得高级职称的女教师也会不满。
事业单位女职工取得副高级职称未聘任能60岁退休吗
不能。女职工取得副高级职称资格而未被聘用浙江省副高职称延退,等于没有在副高级岗位上工作浙江省副高职称延退,按相关文件规定,是不能延退到60岁退休的。因为去社保办理延退时,要收高级职称聘任书(表)的复印件。
事业单位副高级职称能延迟退休吗?有什么依据呢?
事业单位副高级职称能延迟退休吗?有什么依据呢? 先说结论:不一定;再说理由:就目前现有的政策规定来看,要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才能决定。
理由之一:事业单位的职称有职数限制,从高级到低级呈金字塔结构,越往上晋升职数越少,竞争越激烈。对于小型事业单位来说,有的只有一个到两个职数。所以当副高职称的职工到了退休年龄后,中级才有可能晋升。如果延迟的话,职数不空出来,中级无法晋升。这样单位从职数上综合进行考虑,如果中级职称人数较多,副高职称职数有限,竞争很激烈,不会考虑延迟。
理由之二:副高职称很多,有的含金量较高,有的并不是单位非有不可的专业,比如前些年通过评审方式取得的经济系列等副高职称很多,但是作用并不是很大,与单位工作联系也不是很大,换句话说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如果面临退休的副高职称职工,在专业不是非有不可的情况下,单位没有急切需要,通常情况下也不会考虑。
理由之三:单位的经营状况,如果是财政款的事业单位,人员经费的压力较小,延迟不延迟单位压力不大,如是差额款或经营服务类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副高职称工资较高,延迟退休意味着单位要支付更多的费用,所以也要结合单位的经费来源情况。
理由之四:单位的编制情况,很多事业单位还有一些无编制人员编制不到个人的编制类型,只有当退休人员退休后,编制才能空缺出来,那些编制不到个人的人员才能递补。所以如果单位编制紧张,也会综合考虑。
理由之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国发(1983)141号文件、人退发(1990)5号文件、组通字(2015)14号文件精神,事业单位副高级职称以上人才经过批准是可以延迟办理退休的。这里的关键词是“经过批准”、“可以”。可以不是应当 、也不是必须,没有强制性,与强制到龄退休不同。经过批准实际上就是将决定权交给单位或主管部门,按照实际情况来掌握了。
综上所述,副高以上职称能否延迟,要看本人所具体专业是什么,是不是单位紧张、急需的专业及工作确实需要、离不开,如是确实需要或本人有意愿,无论是本人申请还是单位决定,可以延迟。从目前的情况看,延迟退休已成定局,对于有副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来说,能不能延迟以后就不是问题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