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员职称评聘管理办法
一、 *** 表明事业单位聘任有以下规定: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实行评聘分开,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2、对符合聘任条件人员,根据个人资历、工作实绩、业务能力、群众认可等四个方面综合考评,择优聘用。
3、综合考评得分采用百分制计分,各项分值权重分别按2:2:3:3计算总分。
4、工作实绩。主要对进入现单位后个人所获奖励或荣誉称号、年度考核结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1)个人获得国家级奖励或荣誉称号的,计20分;
(2)获得省级奖励或荣誉称号的,计15分;
(3)获得无锡市级奖励或荣誉称号的,计10分;
(4)获得宜兴市级奖励或荣誉称号的,计5分。
(5)奖励或荣誉称号限各级党委或 *** 授予,或业务部门与组织人事部门联合授予;
5、群众认可。以民主测评方式进行,对德、能、勤、绩、廉5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测评结果折算计分。
(1)具有正高职称的人员聘任中级职称的,另加5分,
(2)具有副高职称的人员聘任中级职称的,另加3分。
6、每年6月份统一进行职称聘任。按本人申请、理论考核、民主测评的程序进行。总分在60分以上的人员提交局长办公会商定聘任。对拟聘任人员在本单位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的,由局长办公会进行复核。
7、关于事业单位:
(1)由 *** 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 *** 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2)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 *** 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这些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还有一种是自主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8、事业单位的明显特征为中心、会、所、站、大队等字词结尾,例如会计核算中心、卫生监督所、司法所、银保监会、质监站、安全生产监察大队等,二级局也为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分为参公事业单位以及普通事业单位。普通事业单位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参公改革之后的事业单位在省公务员招考中招考,普通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招考中招考。
杭州工程师职称评定条件?
① 关于杭州工程师职称评定
1.初定指的是基本条件满足时可以进行初定,如大专三年,本科一年能初定助理,研究生三年能认定中级;认定的话主要适用于中专学历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五年后能够认定助理。
2.中级,高级必须是相关的工科专业毕业的,中级至少要专科,高级至少要本科,符合一定的条件的话可以破格评审。
3.函授的学历只要在学信网能够查得到就是可以认可的,杭州如果直报的话需要从获得学历后的年限开始算起,如果是正常晋升,只要目前有要求的学历就可以,例如中级晋升高级,在这五年期间获得的本科学历也认可。
4.工程师的种类问题需要根据你目前从事的具体实际工作为基础,学历专业需要相关,比如你从事的是建筑类的,就要学建筑类的专业,如建筑学,建筑设计,建筑工程等,如果你是机械类的,机自、机电、电气自动化都是OK的。
5.这些基本要求根据人社局的发文,以及住建委、经信委等网站的政策文件中去寻找。
② 2019年浙江杭州建筑中级职称评定条件及具体流程细则是怎样的
中级工程师和学历有关,我是本科,需要满足4年的工作经验。如果你的学历更高,可能会破格或者2年就行了,发表论文是硬性条件,不过也很容易,基本给点钱就可以发,主要发单位承认的刊物,有一些期刊发了没有用,耽误时间还白花钱,发的时候注意一点,问清楚要求就行,我之前在百姓论文网发的,各方面挺好的,虽然有点小插曲,但是事情最终还是顺利评上了。有什么疑问你可以去问问,具体我就知道这么多,到时候你申报一个好评一点的专业,应该没啥问题
③ 杭州中级职称怎么评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报评审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
1.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取得中学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学一级教师工作二年以上;
2.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八年以上,取得中学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井从事中学一级教师工作五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十年以上,取得中学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学一级教师工作五年以上;
4.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十二年以上(初中段教师),取得中学?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学一级教师五年以上;
5.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教学工作累计达到上述相应年限,取得中学一级教师职格,并在职后取得达标学历后从事中学一级教师工作五年以上。
④ 杭州市职称评审怎样才算通过
这个只能算你的基本资格符合评审条件,不能算通过。看你的专业,内每个专业的评审出容结果时间不同,比如建筑类的在十二月左右出结果,要以住建委网上的评审结果公告为准。
你在这个流程之后是评委会的评委会对你的工作经历和业绩情况进行评审,这个才是最关键的。评审是要与他人竞争的,你本身的业绩资历比别人突出,或者你的材料中表现出你有做出了一定的成绩,这是有评委主观进行评判的。一般会把通过率控制在六成左右,如果你没过,学历、工作年限这些没有什么问题,一般是材料做的有问题。
⑤ 杭州助理工程师怎么评定
1、工程系列职称分为: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2、职称内是可评可考的,容只要符合下面条件,并且有单位推荐然后可以到当地人事职称部门申报或者参加考试
(1)本科毕业一年
(2)大专毕业三年
(3)中专毕业五年
3、工程师在满足下列条件基础上还需要通过职称英语、职称计算机考试和论文发表
①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第二学士学位后,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
②获得大学本科或专科学历后,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4年。
③获得中专学历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5年,并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满5年。
⑥ 杭州可以直接评中级职称吗
杭州不可以直接评中级职称,需要满足一定的工作年限。
1、大专以上毕业人员。对在企业一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并已成为单位业务骨干的专业技术人员,如果符合下列条件,对助理级职称不作要求:
(1)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7年以上;
(2)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第二学士学位后(以《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注明的学历为准),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
(4)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2年以上。
从企业调入事业单位工作的正式在编人员,如果在企业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的年限,或者与现聘任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年限累计符合上述条件的,可参照执行。
2、高技能人员。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意见(试行)》(人社部发〔2018〕74号)规定,获得 *** 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满3年,申报工程师评审时,对助理级职称和学历不作要求。
(6)杭州工程师职称评定条件扩展阅读:
担任工程师职务,应具备下列条件:
1、具备下列部门之一的条件
⑴生产、技术管理部门
①基本掌握现代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的 *** ,有独立解决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②能够灵活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③有一定从事生产技术管理的实践经验,取得有实用价值的技术成果和经济效益。
④能够指导助理工程师的工作和学习。
⑵研究、设计部门
①有独立承担较复杂项目的研究、设计工作能力,能解决本专业范围内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
②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③有一定从事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工作的实践经验,能吸收、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在提高研究、设计水平和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一定成绩。
④能够指导助理工程师的工作和学习。
2、获得博士学位后,经考察合格;获得硕士学位或取得第二学士学位,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二年左右;获得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毕业,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四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四年以上。
⑦ 谁能告诉我杭州的职称(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评定怎么弄企业工作十多年了,是否有比较便捷的途径
一般每个地级市的人事局(或者人才资源管理中心)网站上都会有的。一般会有会有职称考试,包括计算机职称和专业职称考试,加上评定材料。比如中级工程师,要选一门计算机考试word2003,excel,网页 *** 之类的必须选一门+单位评定材料,如果是高级至少选择两门计算机职称考试+评定材料。一般计算机职称考试成绩保留一年,第二年的条件不够,第三年就得重新考计算机。计算机上机考试都是在人事局的微机室软件考试。评定材料表格等有单位到人事局领取,自己填写,然后加盖单位公章。相关专业有学历、专业、相关年限要求。价格好象就是考试需要50元。
⑧ 浙江杭州建筑专业中级职称评审问题
我是河南帮助评审职称机构,通常来讲中级职称需要助理工程师(初级职称)满四年,或者本科(五年),根据楼主条件是可以评审浙江省中级职称,具体所需要还要看楼主所缺。
⑨ 杭州中级职称评定
2、中小学教师来评聘各自级别职称(职务),在本教学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胸怀祖国,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在指导.具有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辅导员等工作任务,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能够完成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基本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材教法.对所教学科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⑩ 在杭州评中级职称需要哪些条件
请问你是需要评什么中级
中级也是分很多种类型的
卫生高级职称自主评聘单位是否可以自定评聘标准
自主评聘单位要根据发展实际,结合单位现有人员情况,统筹安排卫技和非卫技以及医、药、护、技不同专业高级岗位数量,岗位数量向一线岗位和紧缺岗位倾斜。除自主评聘单位明确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的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外,必须在有高级岗位数空缺的情况下开展评聘工作。
(二)制定评聘标准
自主评聘单位按照不低于《浙江省省市属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价条件(试行)》(浙人社发〔2016〕105号)和宁波市卫生计生委、宁波市人力社保局《宁波市县及以下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价条件(试行)的通知》(甬人社发〔2016〕168号)要求,结合实际,自主制定评聘标准。评聘标准要按照分类评价的原则,充分体现重医德、业绩和能力的导向,结合不同岗位专业特点设置相应考核指标,与医务人员日常管理、定期考核、绩效管理等制度紧密挂钩。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聘办法,评聘标准及量化评分应包括基本条件、学历、资历、医德医风、工作业绩、科研创新、技术应用推广、帮扶、教学带教、日常考核、加分扣分项等内容。单位纪检监察部门要征求职能科室、申报人员所在科室以及党支部负责人意见,出具医德医风鉴定。
(三)组建评聘机构
自主评聘单位按评聘方案中的专家库组建原则,组建本单位自主评聘专家库,专家信息至少于评审前七天录入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与评审管理服务平台。自主评聘单位组建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委员会。评聘委员会由单位领导、科室负责人、卫技人员代表和若干学术专家组成,人数原则上不少于17人。评聘委员会下设内科、外科、护理、医技或公共卫生等若干专业审议组,每组人数原则上不少于5人。专业审议组根据同行评议需要,可外聘一定数量的外单位专家。如申报评聘对象较少,可不设置专业审议组。评聘委员会和审议组须在本单位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下,在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与评审管理服务平台抽取产生。
(四)制定完善评聘方案
自主评聘单位制定完善年度评聘方案,应包括近三年评聘规划、岗位设置情况、岗位使用计划、评聘标准制定、专家库组建、年度申报情况、评聘程序、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职称倾斜政策等。评聘方案需广泛听取职工、党支部意见,并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和院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医院党委会议研究决定,在自主评聘会议召开前10个工作日报主管卫生健康部门和同级人力社保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开展评聘工作。
(五)规范评聘工作程序
评聘工作包括公布岗位信息、个人申报竞聘、申报资格及申报材料审查、评前全信息公示、专业审议组评议、评聘委员会评审表决、拟聘人选公示、公布聘任文件、颁发聘书等程序。评聘委员会召开会议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应到委员出席,投票实行记名投票,经实到委员三分之二及以上同意为评审通过。评前评后公示时间均不少于7天
在浙江上班,评江西职称,拿到浙江正常使用吗?浙江认不认?
需要重新认定,江西的职称才可在浙江使用,根据浙人社发〔2020〕47 号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浙江省职称评审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中 第三十五条规定: 专业技术人才跨区域(自主评聘单位)流动时,其职称按照职称评审管理权限重新评审或者确认。从外省、中央部属单位调入和军队转业的专业技术人才,高级职称的确认由高级评委会常设评审组织进行,对其原取得的职称,所在单位报当地人力社保部门审核后,提交相应评委会确认,确认通过后换发浙江省电子证书。外省调入或省内跨市流动的中初级职称的确认由所在市或厅局级单位办理。自主评聘单位由各单位自行确认。本省暂无条件评审或因有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委托外省或中央部属单位评审的,由所在市人力社保部门或省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由省级人力社保部门统一办理委托评审手续,未经委托而取得的职称在我省不予认可。被派驻省内市外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由人事关系所在地人力社保部门委托,在派驻地申报职称评审。派驻外省的,由省级人力社保部门委托,未经委托,所取得的职称不予认可。 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两省一市的职称予以互认,无需重新确认或换发职称证书。
高级职称评审前公示是不是表示一定通过了评审
不是。
根据《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人社部令第40号),结合浙江实际,研究制订《浙江省职称评审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评审组织、完善评价程序、确保评审质量。
在各高评委自查的基础上,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及各市按照职责分工,对所属高评委开展日常考核和巡查。同时省人力社保厅将定期与不定期组织2019年度高级职称评聘、继续教育的复审工作,并将各高评委的日常考核情况作为复审的重点内容。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所有材料、表格的填写均要求字迹工整、清楚。
2、所有申报材料应统一装入档案袋内,档案袋正面应写明申报人姓名、单位名称、申报专业、申报职称、单位类别,并列出申报材料目录,档案袋底端封口处应醒目地写上申报人所在单位名称。
3、所有申报材料中除两份《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卫生计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用人单位评分表》不装订外,其他材料均要按此要求装订成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职称评审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关于高级职称评审的问题
不给学生上课的校长能评高级教师职称吗?
校长不上课,照样评高级。
主任不上课,照样评高级。
领导不上课,照样评高级。
就是现在关于学校的状况的一种描述,可以说是非常的流行。我也不知道到底在什么地方有这种情况,到底有多少地方有这种情况?
在我的认知中,在我的所见所闻中,我还没有见过这样的情况。
也许是我们这里的师资比较紧张,我们这里从校长到实习老师,从教务处主任到总务处主任,都是上课的,而且都是骨干教师。
他们的教学水平很高,深得学生和老师的信赖。
在我们这里,大部分的高级老师,中级老师都可能是领导,因为领导是少数,老师是多数。这些老师同样奋斗在教学的之一线,不管是40多岁的还是即将退休的,没有不上课的,而且是正常开始,甚至超课时。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有些地方会有领导不上课的,而且还是高级老师。但是我认为这种情况相当少。现在的教育改革也过了很多年,没有一定的上课能力,就不可能把书教好,不能把书教好,就不会有成绩。没有成绩就很难当上领导,哪怕是小组长,那就更不可能爬到中层领导或校长那个位置了。
这是我的一家之言。
欢迎评论。
我们以前学校的校长评中级的时候还带了一个班,由于事务繁忙,连教案都是同年级同学科老师编写的,平时考试命题阅卷啥的基本都由他们代劳了。那时候评职称需要手写教案和听课记录,那阵子我们校长可算是吃了苦,加班加点抄了一个星期才抄完。后来发现自己还是太老实了,完全可以找个字写得不错的老师代为誊抄嘛,反正职评材料又没有严格到要搞笔迹鉴定的程度!
到了评高级的时候,我们乡中学已经并入镇中学,我们校长很牛,把镇中校长挤走了,自己当了老大。可能是校长当得年数多了,驾轻就熟,书是一天不教,驭人却越发有手段了。手底下一帮子人服服帖帖,唯命是从。校长评高级的所有材料都是别的老师主动请缨代为完成的。我印象中只有一节考评课是他自个儿去上的,因为这玩意儿实在不能代上了。不过,教案、课件都是别人提供的,事前倒是借班演练过数回,毕竟多年不上课,手生了。
我们校长教育局熟人多,考评课自然没什么差池,顺利过关。但没想到,当年只一个指标,同校另一名平时看上去很忠厚的老师也要申报,被校方组织的打分出线给打出局了,该老师竟然一发狠,不仅到校长室当面破口大骂了,还实名举报校长材料造假了。于是,之一年,我们校长心想的事儿没能成。
当校长的毕竟更有大局观,胸怀更宽广,本事大,来年从上面争到了两个指标,非但不怪罪举报人,去市里活动还一并考虑了他,两个人携手晋级,据说一笑泯恩仇了。
故事讲完,该说两句苍白无力的道理了。之一,校长负责制下,校长作为一把手,除非是圣人,怎么可能不近水楼台先得月?怎么破解这个监督难题?
第二,校长日常事务繁重,确实少有精力从事教学,一旦退出行政岗位,没有职称傍身,对他们也是一种不公?怎么破解这个晋升难题?
第三,能否聘任职业校长,专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让专业技术人员一心一意搞教学,不要搞什么行政化,搞教而优则仕?
有更好的看法,欢迎赐教!
我不是校长也不是教师,来谈谈一点看法:
1.校长是学校老师的带头人,必须是优秀教师并评上了高级教师才能提拔当校长,真正实现内行领导内行,实现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2.校长的主要职责是学校内的行政管理工作,调协内外关系。规模大的学校校长肯定没有时间到之一线上课,规模小的学校,行政事务小,可以 *** 上小量的课。
3.没有教师高级职称的外行不能当校长,这是领导者的问题。
高级教师是专业技术职称,只有上课的老师,才能评高级教师,这是职称评审条件上明确规定的。按照这个规定,不上课的校长,不能评审高级教师。
但是,事实上,校长都评上了高级教师,同等条件下,还往往比普通老师更先一步评上高级教师。于是,有人开骂,校长以权谋私,职称腐败!其实,并不是以权谋私就能解释这种现象的。
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多数的校长,都曾经是优秀的教师,他们评上职称无可厚非。但是,为何一些优秀教师,当了校长后,就不想上课了呢,就逃避上课了呢?
其实,这样说,是不公平的,并非校长不想上课,逃避上课,而是校长身不由己,在当今的体制下,校长要对接的关系,真的是千万条,无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不得不维护好,否则,学校真的不好办。
我的一个同事,一直在教育局教研室工作,后来被推到一所乡镇中心小学的位置上,他就任时,发誓一定不离开课堂。但是,在咬牙坚持了一年后,还是遗憾地走下了讲台。不是因为他不想上课了不喜欢上课了,而是他于心不忍,因为他这样上课,就是对学生不负责,繁杂的事务,总是令他耽误学生的课程。这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但是,校长毕竟是教师的一员,怎么可能不评职称呢?那么,校长只好曲线处理一下。事实上,凡是评上职称的校长,是没有一个不上课的。一是象征性地任几节课,也就符合评审要求了,二是名义上代课,真正上课的,是另外的教师。
校长没上课评职称,老师有意见,校长如果不评职称,作为曾经的优秀老师,校长也不会心服口服。其实,这是制度不够完善造成的。这种现象,只有不断推进校长职业化,校长工资跟职称无关,只跟校长的职级挂钩,那时候,校长也就不会去跟教师抢职称了。
不上课了,评高级教师职称干啥?!
完全脱离讲台的校长没有资格去凭专业技术职称。
不教书了,脱产了,就去拿管理岗位工资嘛。
这也是目前职称评审中的乱象,为何得不到纠正。
理论上讲是不能的,但实际上绝大部分校长都评上了高级职称。这不能完全说是以权谋私,职称制度本身不完善、未实行校长职业化是主要原因。
教师职称是对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的认定,校长没有从事一线教学,就无法对其专业技术能力进行评价。职称评审条件中,对教学教研有硬性要求,必须有相关材料佐证。未带课的校长要评高级职称,只能造假。
评上了高级职称,还需要聘任岗位。也就是说,评的哪个学科的高级教师,就必须聘任哪个学科的岗位。但校长根本没带课,却聘上了某学科的岗位,这显然不符合规定。这种现象十分普遍,不但是校长,包括很多中层干部,评上高级职称后,都千方百计不带主课。这也是最令一线教师气愤的事。
浙江省最新的教师职称制度修补了这方面的漏洞——将岗位聘任与县管校聘相结合,高级职称有可能低聘,如果没有岗位,则不能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高级职称也只是一个“虚衔”。
其次是未实行校长职业化,校长个人的职业发展一般只能走教师职称系列。平心而论,大多数校长本身就是教师中的佼佼者,如果一直在教学岗位上,评高级职称的概率也是比较高的。但做行政后,却不是公务员,如果要守规矩,就丧失了职业发展通道。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校长也是不太公平的。当然,这是在不考虑任何灰色收入的前提下。
校长职业化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也即,可以建立与教师职称体系平行的管理岗位等级体系,校长个人的职业发展可以走这条通道。但与一般事业单位管理岗不同,校长职业根据等级和考核成绩不同,其岗位工资差距可以拉到很大。这一方面可以激励校长努力工作,一方面又可以保障校长失去职务后,仍有一个类似教师职称的、能体现其专业能力的级别。
总结起来一句话,校长与教师的职业发展,应该各行其道,但殊途同归。
按照原则,不上课的老师,哪怕是校长,也没有评上高级教师职称的资格,因为职称评聘的方案中对教学工作量有明确的规定。就算你是校长也不例外。但是,那些不给学生上课的校长就真的评不上高级教师的职称吗?
能当上校长,一般情况下,连眼睫毛都是空的,区区工作量这一“绊脚石”就让他们无可奈何了吗?有些校长的处事能力相当稳妥,比如给自己一周安排了寥寥几节课“应酬一下”,或者干脆找个代课老师过来,工作量挂在校长名下。比如代课教师一周的工作量是18节,那么校长的“工作量”(在我们这边)就可以翻倍,变成36节。试问:一周教学工作量36节的校长,能评不上高级职称吗?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与校长搭档,与校长带同一个班级。在十年前的时候,我觉得和校长带同一个班级是非常累的一件事情,因为校长上课的时候,往往上到一半,教育局的人或者学区里的人就要过来检查工作,所以只能让我把他剩下的课包下来,校长要忙着“接客”。近年来就好多了,校长开始潜心钻研教育教学,对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不甚在意。甚至在今年,我们学校的老校长果断辞掉校长一职,心无旁骛投身数学教学中去。
可以说,校长也是很辛苦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就拿我们学校的新校长来说,他不仅要每周亲自上很多节课,而且每天还有很多任务要求他去完成。一次,新校长把他校长群的信息拿给我们看,哇塞!短短一个小时上百条信息,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且,每一条消息都明确规定学校应该在几点几分之前要把某种任务按时按质完成,否则会……
在我们这边,职称评聘的过程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们地区教师职称评聘的名额非常有限,哪怕是坚守在教育教学之一线的基层校长用出“洪荒之力”,想评上高级职称,也不一定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整体上看,校长源于一线的优秀教师。那些懂得“灵活变通”的校长,自然是优先评上高级职称的不二人选。在很多地区,校长是职称评聘的“裁判员”,而当校长这一“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时候,到底谁更容易评上高级职称?不言自明。
不给学生上课的校长,能否评上高级教师职称?“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古之牛人苏麟的名言虽然只有14个字,但足以精准地回答这个问题,答案就是这么现实!你赞同吗?
一个工厂,只有生产线上的工人等行吗?那么多管理人员能不要吗?让生产线上的工人兼着管理岗位能行吗?如果学校里只有代课的老师,那些管理工作谁干?让管理人员和一线老师代一样的课,管理人员缺心眼吗?
不在教学一线任课的校长,要在"三味"所在省市,那是不可能评上高级职称的。不仅评不上,而且申报资格都没有。否则的话,就是弄虚作假。弄虚作假了,有可能校长职位都难保。
或许,有人会说,校长手中有权,自己掌握着公章,虽然没任课,弄个任课的证明材料,那不是很容易很简单的事吗?
不错,校长弄个证明材料确实很容易,但公示这关恐怕就不那么简单了。
或许,有人又会说,公示不就是个形式吗?谁敢揭穿校长的假象呢?
如果老师要这么想,那"三味"也只能对老师们讲一句了:
你还是放弃评职称的奢求吧,因为你根本就不配!
守不住自己起码的权益之人,也没资格讲别人如何不公正公平 。
当然,各地市或许对高级职称的评审条件不一样。如果文件中对参评者的工作量要求没有明确规定,那么,校长即使不任课,而参与高级职称评审,也是合理合法,无可厚非。
“三味"学校有一位副校长,原来一直是带班上课的,2018年上半年,因县均衡发展工作需要,被借调局均衡发展办工作,在2018年职称审报时,丧失了申报机会,现一直还在为此后悔不已呢。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