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的在职研究生好考吗

【双证研究生全网可查浙江大学mem拿职称,点击了解详情】首先浙江大学mem拿职称,若以同等学力申硕方式考浙江大学在职研究生的话,那么,这个方式的话,就读难度比较小的一点,也是因为这是免试入学的,且是先进行课程学习的,通过申请即可获得入学资格,不用参加入学考试。因此,以这一方式考浙江大学在职研究生,会相对比较好考,难度比较小。但是,注意在课程学习过程当中,还是有一些考试需要浙江大学mem拿职称你来应对的,一般每个专业都会安排十几门左右的专业课,课程结束需完成相应科目的考试。

微信号:ctkjcq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而且,最后符合要求的考试只能够拿到浙江大学研究生院颁发的课程结业证书,所以,想要成功申硕,后面你还要面对很多呢,下面,你只要申请硕士,然后再去完成论文答辩,如果都顺利通过的话,那么最后你是可以拿到浙江大学研究生院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的。

其次,如果是通过一月联考来考浙江大学在职研究生的话,那么你就要通过入学考试来获得入学资格了,光是这个入学考试就已经很难了,所以,还是要提前做好准备。因为需要参加入学考试,是包括12月硕士研究生全国统考和3、4月院校复试的,考试的难度相比同等学力申硕,要难很多。而且,其考试流程和考试科目,是与全日制研究生一样的,只有经过初试和复试,综合成绩排名靠前的考生,才有机会获得入学资格。【适合上班族提升学历,点击了解详情】

更多关于在职研究生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尚德教育【院校费用报考条件,点击了解详情】尚德机构通过教研中心对课程本身进行改造,通过研发教辅、科学研究教学内容、开发案例、培训教师等方式,为学员尽力提供系统化、标准化的课程。给学员专业的课程体验。

[浙江省]浙江大学mem拿职称,浙江大学mem提前面试

浙大mem毕业证上会写非全日制吗

浙大MEM毕业证上会写非全日制,学信网学历学籍上学习形式也是:非全日制。

浙江大学工程管理中心是其七大中心之一,负责高层次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浙江大学工程管理硕士的培养由专门从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工程师学院负责,工程管理中心(MEM中心)具体执行,面向所有工程领域招生和培养,包括机械、化工、光电、能源、动力、材料、信电、电力电子、计算机、软件、工民建筑、水利水电、城市规划、市政、医药卫生、金融证券等领域。

关于浙大MEM的更多的信息,可以到社科赛斯进行深入的了解。

社科赛斯主要从事MBA/MEM考前培训,面试辅导师资均毕业于北大、清华、南开等国内优秀商学院,且曾担任北大、清华等知名商学院的面试考官,熟悉国内商学院的面试规律,具有19年的辅导经验。

社科赛斯MEM提前面试辅导内容:考生背景评估,帮助择校;一对一材料修改,亮点提升;面试专业课辅导;一对多真实模拟面试。面试辅导班型有:私密直通车班、钻石直通车班、VIP精品直通车班、面试直通车班、面试精品班。

社科赛斯MEM笔试辅导内容:英语二+管理类综合能力(数学+逻辑+写作)各科目的辅导。从基础阶段循序渐进,提练考点精华、重点、难点、得分点归纳总结,用有限的时间快速提练精华。笔试辅导班型有:词汇提高班、基础梳理班、系统强化班、模考讲评班、串讲点题班、笔试全程联报精品班、线上全程直播精品课、零基础速成班、十一密训营、30天魔鬼密训营、考前6天密训营。

报考浙江大学MEM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浙江大学MEM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 *** 浙江大学mem拿职称的领导浙江大学mem拿职称,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浙江大学mem拿职称;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大学专科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

4.除中央党校成人教育学院本科学历外,其余浙江大学mem拿职称的党校本科学历不能报考。

5.在境外获得浙江大学mem拿职称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6.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体检要求。

浙大mem毕业率为什么那么低

浙大mem毕业率低主要有两点原因:

首先生源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术能力限制,比如专科毕竟的考生在学习以及论文环节就会感到困难,而不少本科学历背景的考生面临mem的论文设计往往也是力不从心,所以从这一点来讲,及时调整mem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是有一定原因的;其次是时间问题,很多做工程项目管理的以及技术的人员在时间上就比较稀缺,而论文的撰写需要花时间整理文字,搜索数据,一旦时间上抽不出来必然也会影响到最终的毕业问题。

浙大·MEM·研三上

    MEM的课程在第四学期基本上就结束了,除非前几个学期偷懒少学了几个学分、亦或是本着钱都交了不学白不学的心态再多选几门课,正常来说最后一个学期就是写论文了,基本上不用跑学校了。毕竟大家都是打工人,少跑一趟学校还能省不少钱。

    学习手册上只有两个大节点,即预答辩和正式答辩,以及初稿审核和盲审这两个小节点。尽管节点数量不多,但整体经历下来,几乎论文的所有工作量都在这几个环节了。从初稿到预答辩论文改了6稿,从预答辩到正式答辩,论文又改了5稿,哪怕是在答辩通过之后,论文还改了4稿,不可谓不艰辛啊。反过来这也说明,论文是逐渐改出来的,那些自个儿琢磨很久想要一次通过的,还是太小看这硕士论文了。

    就我的经历来看,预答辩的难度甚至高于正式答辩。预答辩当时参加的9个同学,据说最后只过了3个。而正式答辩一组9个人,就1个没过。不过反过来看,预答辩过了的话,答辩也基本上没啥问题了。拉回正题,预答辩的安排跟之前的环节差不多,申请也是走工程师学院自己的系统,只要请导师在申请单上签字就可以。评审老师也是5位,不同的是导师不参与自己学生的预答辩。之前一直以为都是这样,后来看学校的答辩通告,好像很多学院的答辩,还是可以有自己的导师参与的,只是不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而已。

    预答辩的形式是答辩人15分钟陈述和评委15分钟提问。现在学院已经提供了标准的ppt模板,因此直接按照模板填写相应内容就可以了,大体的逻辑跟论文是一致的,即问题背景、方案设计、方案实施、效果评价以及论文总结。由于评委们忙着看你的论文,所以讲的怎么样其实并不重要。评委提的问题有时候还是挺刁钻的,很多时候会问很细节的东西,因此论文里的东西自己一定要明白是怎么得出来的,尤其是比例加起来不等于一的问题,经常有同学被问到。

    预答辩之后就可以开始盲审过程了,当然前提是导师得先同意。我在预答辩之后几乎改了论文一半的内容,导师才同意送审。送审之前还要完成系统上规定的其他资料,比如读书报告要导师审核完,以及实践报告也上传系统。预答辩之后所有的事情都是学校的系统上完成了,不需要再在工程管理系统上提交东西了,话说学院的系统越来越多,还有提交讲座报告的系统,有时候也挺乱的。

    送审之前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论文查重。论文正文一般在3万多字,加上表格、参考文献啥的,查重的时候一般会超过5万字,所以平时写的时候,尽量不要大段大段地抄,最后降重难度就大了。查重总是免不了要费点钱,因此在导师同意送审之前,还是先别查重了,毕竟我就是花了两百块钱搞定了查重后,还要大改。一般开始的时候可以先用paperyy的免费查重,等差不多了花点钱用一下paperyy的付费查重,两者差距也不会太大,付费的会比免费的稍微高一点。等改的差不多了可以用万方的查一次,万方为应届生提供了一次免费查重的机会,好像是要从学信网进去。没错,就说30+,快40了的人,也是个应届生。以我自己的经验,paperyy付费paperyy免费知网万方,我自己的论文分别是3.6%3.5%0.9%0.5%。因此只要基本上是自己写的,我觉得查重问题不大。

    盲审总共3位老师,进度看评审老师个人,有的很快有的很慢。我自己的论文有两位在5天之内就给了结果,第三位差不多用了10来天。评审意见也很难说,有一位老师觉得我写的不咋地,而另两位老师则是就提了些标题要修改的意见。结果出来后继续跟导师沟通就行了,只要不是大修,基本上也没啥问题。

    只要有修改意见,在答辩之前就要按要求改掉,并在学院提供的修改表上详细记录自己修改的地方,修改表最终还要请导师签字确认提交给学院。

    正式答辩的预答辩的情况差不多,也是5位评委,然后自己导师不参与。如果论文改动不大,甚至可以直接用预答辩的ppt,不过我相信基本上还是要改过很多东西的,还是重新写过吧。

    其实到了这一步,很多东西都确定了,反而没那么紧张了。自己答辩那次,排在倒数第二个,前面的听下来反复每一个都要挂,甚至有一个同学的论文,刚讲完PPT,就有评委老师说不通过。然而不管做的东西简单复杂,只要前后逻辑通顺,确实用到了工程管理的一些理论,基本也都过了。唯一没通过的那个同学,老师们觉得论文的工作量明显不是一个人能做完的。所以论文的题目可能还是不能太大,既能体现一定的价值,又是能够在一两年内完成的工作。

    答辩完也不意味着结束,论文依然要继续修改。跟盲审类似,依然要填写修改记录并找导师签字,最终才能上传系统。

    一开始以为答辩完就结束了,事实上答辩通过跟毕业还差好多个环节。首先导师还是会要求论文继续修改。毕竟论文写的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有数,答辩让通过只是评委放水,真正深究起来要改的地方多的去了。其次学院会再次安排评审。论文根据答辩评委的意见进行修改后,需要提交论文和修改说明到学院,学院会安排两位专家进行评审,论文需要根据评委的意见再次修改论文。

    相对预答辩之后的盲审,这次的审核还是松很多的。一方面这么多轮审核,很多问题也都改正了;另一方面在最后的节点了也不可能让学生大改。根据我的了解,大部分老师都给出了无需修改的意见,所以到这个环节就无需太担心了。

    论文定稿上传系统后,就可以开始做离校准备了。尽管学院会发离校流程,但因为没有跟全日制的分开,所以里面的环节非常多。但经过我的实践,上传定稿并请导师审核后,就可以在系统上申请离校。然后去学校打印论文并上交学院,这个时候学校的各个部门会逐渐审批离校申请。如果哪个环节有点慢,可以直接去办公室找相应的老师让他审批,这样进度会比较快。等全部结束后打印离校单,交到指定的办公室,就可以拿证了。

    总结起来就两件事,一个是上交论文、修改说明和授权书,一个是系统上申请离校,其他的文件都不需要。

    必须要有理论支撑。学位论文毕竟不是工作总结,仅仅列出自己做了哪些工作是不行的,必须是应用了某种理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或者是应用工程的技术理论解决了管理的问题,或者是应用管理的技术理论解决了工程的问题。我的论文一直到答辩,都有老师提出理论不足这个问题,一方面确实是理论方面有所缺失,另一方面不同专业的老师不一定认可你采用的理论,这也是个问题。也许论文写如何用管理 *** 解决工程问题,能够一定程度地避免理论不足的问题吧。

    论文选题其实没有那么窄。前期过程中经常有同学论文工程不足或者管理不足,但从这次的答辩来看,只要是应用某种理论解决了实际问题,好像都让过了。比如有同学用某种理论解决产能问题,有同学用数据分析的 *** 降低员工离职率,这些选题都没有问题。

    前后必须对应,提出了方案必须要实施,发现了问题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在这次答辩过程中体现的特别明显,有位老师翻看我的论文时就提出,第三章提出了的方案的一个步骤,后面实施过程中为什么再没有出现过,然后我提醒他某一页的某一个图是那个步骤实施的效果,如此他才认可。所以论文中的许多细节要非常注意,不要前面提了四个步骤,实施的时候只有三步,或者是前面提出了四个问题,后面只解决了三个。

    必须体现个人的工作量,不能是团队的成果。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论文成果是独占性的,这意味着如果你团队中的另一个人也来读MEM,然后论文里的成果跟你的类似,可能会导致你的论文被投诉,后面可能会收回学位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上文中讲过的,明显是团队的工作,答辩老师可能会不认可。

    整体的格式更好是直接找一个模板。经管学院提供了一个模板,但有点简陋,很多格式还是有点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导师要一个,我发给导师的十几个论文的版本其实他都有保存的,后面的同学其实完全可以找导师要一份来参考。我是比较老实的自己弄了格式,最后发现论文写得不咋地,word的格式是弄的很熟练了。

    参考文献的格式更好是结合谷歌学术和知网,谷歌学术上引用做的比较好,格式一般没问题,但文献的页码总是缺一点,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我一般是先复制谷歌的,然后再用知网对一遍。

    不要单独一行就是一段,好像评审老师对这个问题都比较在意,我导师对我的论文指出过,预答辩的时候其他同学也被指出过。图表要放在引用的后面,比如图1.1说明了什么,那这个图1.1应该要出现在这句话的后面,这对排版有一定的要求。这两个点比较明显,其他的还是多跟导师讨论吧。

    读研的事情就到此为止了吧,终究只是为了自己的执念,尽管现在提倡非全跟全日制同等对待,但事实上 *** 自己很多地方都会区分,跟何况是公司。所以本着读个书刷个学历找个好工作的,我觉得还是算了。MEM更适合公司本身对晋升学历要求的同学,毕竟相比MBA价格便宜很多,比起其他专业难度要小很多。

    但总归还是有收获的。学术界相对工业界还是严谨一些,对人的思维和 *** 的训练还是很有帮助的。同时写作过程对自己的文字组织能力还是有很大提升的,起码word用的熟练了。

    如果再选一次,怕是不会去上学了,这些年好些事情还是被上学耽搁了,甚是遗憾。但既然决定上学了,那就一鼓作气把论文的事情搞定。最后预祝选择了这条路的各位同学,都能顺利完成学业。

我的浙大MEM上岸之提面加初试经验分享

考试结束的当天晚上,其实心头一热,如鲠在喉,挺想写点东西记录备考的难忘瞬间。然而始终没有动手提笔,总以为手拙难写我心意。心中纵有千万语,最美好的词汇,总是在心里。

我的初试得分是154+72=226分,顺利录取到浙江大学MEM专业,也算是比较满意了。借着给予帮助的“浙江在职读研”公众号一方宝地,斗胆提笔书写一段我的心路历程,与各位考友共勉!

(一)想法由来

心中有读研这个想法,其实由来已久。我是2008年从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毕业,当时在学校里找的工作是一家国企,去了以后不太满意,于是很快就辞职进入了一家私企工作,一晃就是十多年。二十多岁的时候吧,总感觉全日制研究生才是真材实料,然而生活总是要继续,买车买房娶妻生子,都需要努力工作挣钱。

三十出头的时候,慢慢接受了管理类在职研的理念。2016年在职研究生改名叫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考生同日参加考试,毕业拿双证,心里就已经很心动了。可惜那个年头,我正背负着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褴褛前行。时间跨入2021年,在朋友的介绍下,听说了一个MEM的学科,介于管理和技术之间,从此踏入了考研这条不归路。套用时下一句潮流的话就是:面对疾风吧!

(二)、宣讲会,提前面试

由于我工作地所处浙江省内只有浙江大学这么一所211、985、双一流大学,而且我本科就是985,基本上也就没有多少犹豫,目标就是浙江大学。记住这一点,后面会讲到的,这是我心头的痛。

2021年7月,参加了浙江大学MEM的线上招生宣讲会。然后是准备8月份的提前批面试。因为提前面试优秀的考生,按照历年惯例,笔试只需要达到国家线即可录取,难度降低很多。这一年的提前面试,其实竞争还是挺残酷的,参加提前面试的总人数达到了850人,材料刷掉了大概一半的人,提面优秀率大概只有20%。事实上,后来录取的提面优秀学生只有130多人,这与我当时的预想是符合的。

我在这时候认识了“浙江在职读研”公众号,是专注做浙大的达立易考的自媒体平台,通过充分的了解之后也毫不犹豫的报了面试和笔试的课程,浙江大学mem拿职称他们给了我非常详实的简历优化、问题筛选和模拟面试。虽然我在社会上工作十来年,面试也经历过不少,但从没有如何系统地准备和思考过。事实上,经过模拟面试培训的考生,和别人是不一样的。我们回答问题的时候,逻辑更加清晰,直达要点,胸有成竹。建议各位考友,如果自己准备起来感觉有一定难度,有条件一定要参加面试培训。

然后就到了漫长的等待面试结果的过程。虽然优秀比例低,但我内心里始终相信,我在所有面试的考生里一定是不错的。提面优秀的结果公布大概是8月底,我顺利拿到了优秀,心里松了一口气。

(三)笔试复习

针对初试的课程,我主要是想找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按理说,准备笔试的过程是应该大幅书写的,也是大家最感兴趣的。但是备考的时间,是过得最充实,也是过得最快的。每个周末两天,再加上平时的晚上固定的学习时间,过的是学生生活,简单而快乐。

首先说一下英语学习。我的理科基础比较好,相对差一点的就是英语了,那么我的备考全程其实都是在学英语。我订阅了各种微信公众号,包括小程序等等,每天小程序上背300个单词打卡,有道英语也有很多的推送文章的,有趣且易记。其实只要你用心,生活中到处都是英语学习的素材。我很喜欢达立易考的两个杨老师,她们的上课视频,我看过好几遍。单词是英语二备考的敲门砖,认识的单词越多,对文章的意思便理解越多,题目做得也就越得心应手,这样你学习其浙江大学mem拿职称他材料积极性才会高起来。而英语作文,是都有模板可以套的。

其次,说一下数学和逻辑吧,数学其实我是基础比较好的,但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发现他讲的秒杀技巧真的很好。事实证明,各位考友如果基础一般的话,秒杀技巧学得好,照样不输分数。逻辑呢,我觉得上手容易,精通比较难。我们老师也曾经说过,逻辑科每年都会有一两道题,答案是有争议的。而速度是很重要的,所以千万不要去钻牛角尖,能理解老师的 *** 更好,不行的话用自己的思维去做题。

最后来说一下作文。这里推荐大家跟着课程的节奏走,达立易考会在最后一个时期每天发送素材和范文,是非常实用的。要学习文章写作的逻辑思路,理清文章脉络,然后记住几个故事素材,基本上就不在话下了。大家都知道,阅卷老师其实是没有时间看完全文的,卷面清洁,文字不潦草,文章脉络清晰,大致就是高分了。

(四)难忘点滴

之一个朋友浙大提面也是优秀,但是面对15W的学费,犹豫了一段时间选择了放弃。我非常理解,我们都想靠自己的努力学习去考上好的大学,而不是通过高昂的学费。而我呢,由于之前也没有准备过其他的学校,考或者不考,没有其他的选择。或许再拖延下去,几年后就是20W了。后来他以离国家线差一分之差,调剂去了广西民族大学,也算是B类的好学校,每个学期集中授课,顺便可以看桂柳大地好风光,品尝正宗的螺狮粉,也算一种好的结局了。

第二个朋友是培训班的一个女同学,总是坐在后排,带很多水果,很热情地邀请我,乃至我一度怀疑她是来打酱油的。后来得知她留过学,英语很好,其实这也是一种优势。后来她以英语88分+综合科110分,也顺利被浙大MEM录取。

第三就是考前细节了。大家都知道要带笔墨三角板等,但是很少有人会想到带暖脚贴。12月的考试其实是很冷的,那一天还下了雨。我带了暖脚贴,考试的过程很顺利,脚暖和了浑身热乎。我的一位女同学,平时复习得很好的,大概是因为天气冷,发挥失常。还有一部分同学,因为做题速度太慢,作文来不及写,或者很多的选择题来不及做,这都是平时模拟不够的缘故,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他们都可以考上的。

最后,我的笔试是从7月份开始的,因为有一点基础所以备考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压力,但是如果起步基础不是特别好,建议可以早一点开始备考,像周末和平时晚上的备考时间可以因人而异,要有自己的备考节奏。